回覆列表
  • 1 # maxmin11

    其實歷史上關羽用的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雙刀。三國演義七分真三分假。青龍偃月刀是誇大出來的,也不符合實情,太大太笨重。

  • 2 # 閃閃真帥

    首先,關羽在歷史上用的武器並不是青龍偃月刀。其次,青龍偃月刀是在羅貫中的小說中產生的,屬於個人杜撰的。最後,請一定把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分開,因為一部是歷史,一部是小說。

  • 3 # 看遍山川

    關羽用刀的形象最早正式出現在元代,在元雜劇中,關羽開始用刀,元戲劇家關漢卿就把青龍偃月刀打造成關羽的趁手兵器,與關羽一起在沙場上衝鋒陷陣。在其作品《單刀赴會》中,第一次刻畫了關羽和青龍偃月刀形影不離的經典形象,另外在《三國志平話》中,關羽也是用刀參加了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的。

    到了明代,經過各類藝人的藝術加工,《三國演義》裡才有了胯下赤兔千里馬,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羽形象,和“單刀赴會”,“刀挑錦袍”等英雄故事。這把刀伴隨著關羽一生,誅顏良,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威震華夏。

    不過在陳壽的《三國志~關羽傳》裡,通篇沒有提一個刀字,也沒有特別指明關羽使用的是啥兵器,其它如裴松之注和正史,雜史筆記都沒有關於青龍偃月刀的記載。在隋唐之前,包括兩漢,三國時期還沒有出現長柄大刀,漢代最流行兵器是戟和矛。

    《三國志~關羽傳》中明確記載關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由於用的“刺”字,關羽基本用的是屬於矛,戟類直刺兵器。

    刀作為兵器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兩漢時也只是屬於短兵器,長度在一米左右,重量只有幾斤,以雙手執用的長刀要到隋唐時伴隨儀仗,顯示佇列威儀才出現。所以說三國時期,關羽用82斤的青龍偃月刀是不可能的。

    現在能夠考證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最早出現的說法是由宋代開始,岳飛就曾經畫過關羽像,美髯飄動,橫刀立馬。在一座宋金時代佛塔出土文物中,發現一幅迄今為止最早的關羽神像,關羽坐在正中,身後一人執旗,一人雙手持刀。不過這把刀叫作“掩月刀”,發音和“偃月刀”相近,它並不是上陣砍人用的,而是作為儀仗顯示威武之用,就是圖個好看罷了。

    雖然畫像裡的關羽在宋代就有人幫他“配”上了青龍偃月刀,不過當時還都明白那只是圖個威武好看,宋代人的詩作裡仍舊認為關羽不是耍刀的。比如宋人黃茂才《武安王贊》裡“氣蓋世,勇而強,萬眾中,刺顏良”,還是用的“刺”字。

    有了宋代的畫像基礎,到了元代,由於元雜劇有了舞臺表演要求,怎樣才能更好地突出關羽的颯爽英姿和英雄氣概,他的化妝臉譜,走步唱腔,兵器的選用都要強調舞臺現場渲染力的效果。試想一下,關羽單刀赴會時,站在船頭面對大江東去氣宇軒昂,是腰裡佩把寶劍有氣魄,還是手持青龍偃月刀來得更威武生猛奪人眼球。

    因此,三國時期的關羽奮戰沙場時並沒有舞動過青龍偃月刀,是後人“配”給關羽的,當然也是出於美化關羽的形象,想必關老爺地下有知,也應該樂得接受吧。

  • 4 # 自家講譚

    三國時期,長柄大刀作為冷兵器還未出現,陌刀直到唐朝中期才出現。秦瓊、尉遲恭、程知節、單雄信使用的都是馬槊,薛仁貴使的是戟,到李嗣業才使大刀。

    關羽的武器不可能是小說中描寫的青龍堰月刀。當時最流行的武器是戟,策馬刺顏良於馬下,這個“刺”字是關羽也使戟的旁證。

    順便說一句,方天畫戟也是宋代的儀仗用品。不太可能成為樊噲、呂布、薛仁貴的兵器,蓋世英雄必須有一件神兵利器,只是凡夫俗子們一廂情願的想法。真正的高手已經能做到,心中有劍,手中無劍,像秦瓊陣前奪馬、尉遲恭快手奪槊,那才是真正的牛叉。

    另外,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純屬藝術創作。五關中的第一關東嶺關,是個周朝地名;第三關汜水關,是個唐朝地名,在漢朝的地圖上是找不到的。還不要說其路線之奇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奶茶店適合放什麼樣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