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路伴你看天下

    發現自然之美:從詩經、漢賦到觀滄海,山水詩的形成 什麼是山水詩

    山水詩,顧名思義,就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和詞,但是也不僅限於單純地描寫山水風景,可寄情于山水,抒發胸臆。南北朝時期的詩人謝靈運,在山水詩的領域有著很高的成就。有人說山水詩脫胎於玄言詩,其實山水詩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先秦兩漢,甚至更早的時期。

    先秦兩漢時期的山水詩

    先秦文學如詩、騷中就出現了自然山水,但多是用作比、興的材料,或為人、事的背景而存在:在《詩經》中就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彼澤之陂,有蒲有荷”的句子始借山水起興;屈原的《九歌·涉江》中有“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等句來營造氣氛。曹操的《觀滄海》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被人們所公認的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詩。

    山水詩的形成

    山水詩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恢弘樂章裡,是一股清新淡雅的薰風。從先秦到兩漢,正是山水詩的萌芽時期,也是山水詩的童年時期。在這個時期裡,人們對於自然風貌和山水的審美,已經初具一定的雛形。人們怡情自然、醉心山水,千百年以來都是未有改變的,這也是人們對於自然想要親近的天性所決定的。在先秦兩漢之後,山水詩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 2 # 花有道

    吸收文化精華@♥♥♥愛的力量

    中國的山水詩由來已久。早在先秦時期的一些詩歌中,就已經出現了很多對山水風景的描寫。比如《詩經》的名篇《蒹葭》中描寫:“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在《山鬼》中描寫:“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戰國時另一詩人宋玉在《九辯》中描寫:“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以上這些詩歌中的自然山水景物,多是作為比興的材料或人事背景而存在,並不是作為獨立的審美客體而存在。到了東漢時期,詩人曹操寫了一首《觀滄海》,是一首比較完整的山水詩。但是在詩壇並沒有形成寫山水詩的風氣,也沒有確立山水詩在詩壇的地位。直到東晉時期,出現了一個大詩人謝靈運。他寫了大量以山水為主體審美物件的詩歌,奠定了山水詩寫實的雛形,山水詩才正式成為了詩歌創作中的一個重要領域。

    謝靈運的山水詩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創造了一種山水詩的結構模式。在一首詩中,往往是先敘述登遊緣起或路線,接著具體描寫區域性景物,最後是議論或感慨。

    二是在區域性景物的描寫中,透過細膩的觀察與把握和非常具體的畫面,表現出某一景觀的情思韻味,朝著景物與情思交融的方向發展。

    三是對山水景物的聲、光、色都有生動的描繪。下面請欣賞謝靈運的兩首詩:

    《登江中孤嶼》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

    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

    亂流趨孤嶼,孤嶼媚中川。

    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橙鮮。

    《登永嘉綠嶂山詩》

    裹糧仗輕策,懷遲上幽室。

    行源徑轉遠,距陸情未畢。

    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

    澗委水屢迷,林迥巖愈密。

    謝靈運確立了山水詩的地位以後,東晉詩壇出現了鮑照、湛方生、王廙、李顒等一批寫山水詩的詩人。南北朝以後的隋唐時代,山水詩就特別盛行了,出現了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一大批山水田園詩人。以後再跟各位讀者分享王維等人的山水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不想說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