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瀛遊俠

    “創新”與“守舊”,日本兩面都有。當我們審視自身時,或許會發現這並不是日本一個民族的特性。

    如果我們將目光放的足夠遠,日本民族自古以來很長時間都是生活在中華文化圈羽翼下或陰影下的後進國家。這種壓迫狀態形令其成了謙卑甚或自卑的民族性格。而日本中央統治者為了保持對地方的優位,需要不斷引入並學習外來的先進技術與文化。但外來文化終究是“他山之石”,拿來的時候需要“本土化”過濾,符合本國特色。這種將異文化本土化的本領,日本確實技高一籌。一個擅長學習的民族是能夠長久保持活力的。本土化的過程中,實際上就包含了創新元素。要知道,科技進步幾乎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接力前行的。

    我們對日本成為先進國家,乃至“創新國家”的認識,始於150年前的明治維新。不過鄙夷者不以為然地認為日本近代化不過是拾了歐美人的牙慧,算不得“創新”。但自從日本摒棄儒學並義無反顧地發展福澤諭吉提倡的“實學”,其在科技的道路上確實完成了對西方國家對追趕甚至超越。(之前回答過一個“日本戰前在哪些領域的科技是領先世界的?”的問題,不在此重複)戰後重建時期,日本也是早早喊出了“技術立國”,在電子、通訊、製造業、醫療,甚至能源、環保領域均走在了世界前列。說其缺乏創新,讓其他國家情何以堪?

    但有意思的是,日本人同時擁有顯在的懷舊情結。即使在高樓林立的東京,也往往能見到儲存完好的舊時建築,祖輩留下的房產古董太多以致賣不上價錢。在人人手中都有Iphone的時代,依然能在馬路兩邊看到老人也極少光顧的電話亭。

    上個月在立川一家居酒屋喝酒時聽到一件有趣的談話,他感慨說日本以及喪失了創新能力。緣由是朋友的腳踏車丟了,去附近派出所報案。接案民警需要打電話給另一個派出所專門管類似事物的同事,讓他查詢腳踏車的登記資訊以便確認。對面派出所的民警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大爺,不會用電腦,只能從厚厚的紙質資料簿中苦苦搜尋,整個過程長達40分鐘。我開玩笑說你用報案這40分鐘都能掙出一臺腳踏車的錢了。他說,像腳踏車這類資訊,日本完全有能力建立資料庫,可就是不幹,因為如果這麼幹了,那麼不會用電腦的大爺們就會失去工作。

    或許,我們可以認為老齡化在拖累這個社會。但誰沒有老去的一天?如果“創新”不是為了增進國民的福祉,是否還能作為“正確”、“進步”的代表?或許,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創新”與“守舊”的價值。

  • 2 # 北京不冷東京熱

    應該是兩者兼而有之。

    從擅長創新方面,目前日本獲得諾貝爾獎項的人數已經達到22人(可能還有未納入到統計的人),日本科學家在物理、化學等領域,近幾年有種說法叫成了“諾貝爾獎項”的常客。2001年,日本推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明確提出日本在21世紀前50 年裡獲得30 個諾貝爾獎的目標。雖然當時受到了“部分國家”的嘲笑,認為這是日本在說大話,但日本人用行動堵住了這些人的嘴。

    如果看看日本科學家的諸多研究成果,可以發現他們的成果對這個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比如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的“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研究,就獲得了當年的物理學獎。2012年,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發明了iPS細胞等等。

    為何日本會在諾獎方面如此豐收,主要原因在於日本2000年前的幾十年裡,藉助迅速發展的國力,對基礎科學的投入與人才的養成。日本的文化裡本身就有一種“鑽研精神”,日本為科學家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經費,以及較為寬鬆的研究環境,當然日本科學家在研究時也發揮了日本人本身嚴謹和勤奮以及努力的精神。

    中國的科學技術近幾年也取得了長足進步,當然我們這個鄰居,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另外,關於有沒有陳腐守舊的地方,我想也還是有很多的。

    比如親身在日本企業裡工作過的我發現,不少崗位看似乾的哼哧哼哧,實際上很多都是無用功,都是因循守舊,守著以往的機制,不思變通,所以日本人的勞動生產率在主要發達國家G7中是排在末尾的。日本人自己也自我解剖,認為公司裡存在著“一股自我保身”的風氣,混著日子。

    當然了,日本現在不管是創新還是守舊,面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的老齡化。沒有人,一切研究都會面臨著後繼無人。在日本這樣一個不願意接待外來移民的國家,人口的老化與減少,冥冥之中決定了日本未來50年的國運。

  • 3 # 時代傻瓜李博士

    我記得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日本人造假,好象是關於“癌症致病病原體的發現”的事,雖然在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評選中也有些不公平,但這是諾貝爾自然科學獎中的最大一次恥辱。東方人善於投機取巧,講面子,不容失敗等,日本人雖說在東方人中在科學技術上稍處於領先地位,但是,日本人仍然缺乏創新性,只屬聰明而無智慧的民族。他們只是說社會環境比較好,模仿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我們只要看看獲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獎項都會發現,模仿的成分極大。從他們所謂“先進”的科學技術領域”來看,如電器、化工等,都是在做橫仿和“精細化”改進。總的來說,東亞人聰明不智慧,歐美人智慧不聰明。其他地方(中亞、西亞、南亞、南美、非洲等)的人靠激情(情緒化)生存,談不上聰明與智慧。

  • 4 # 滴泉溪河江海流

    你看看你周圍有哪些東西是倭族人發明的?除了泡麵這種破爛,你還能想起什麼?這個民族自古就是偷和剽竊別的民族,人類最大的山寨國家,從衣食住行到科技思想沒有一樣是他們自己發明和創造的。倭族人不擅長創新,但是擅長偷,山寨和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群和馮鞏的相聲也很有趣,他們的相聲和德雲社的相聲演員說的相聲,你更喜歡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