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貢子曰
-
2 # 十三哥喂
《水滸傳》原著中對此著墨不多,只提到了刺字,但沒提規格和樣式,所以以《水滸傳》為藍本的影視劇裡,各種奇葩刺法都有。
其實在相關的法制史文獻中,是可以找到宋代刺配的具體實施規範的,只是沒人願意去做這個功課而已。
但是在民間演義中,有關武松刺配這幾段都是狠下功夫的。
在曹燦老師版本的武松演義中,武松第一次刺配是在陽穀縣,他鬥殺西門慶,為當地除了一害,本身又在縣衙做過都頭,上下都是熟人,因此收人照看。
書中有道:刺配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怎麼刺字卻是有講究的,若是沒有人情,用的縫被的大針,塗抹的是濃墨;像武松這種有人情的,用的是繡花針,使的是淡墨,簡單的說就是交的了差,能看清楚就行了。
第二次在孟州刺配,雖說開始吃了點苦,但是後來施恩上下打點,刺字的時候估計也是受了關照的。
至於刺字的位置,應該也是在臉頰上,只是因為有人情,可能刺的靠後一點,這樣作為行者披髮的時候也就剛剛擋得住。
神醫安道全上了梁山之後,用藥把宋江臉上的金印給洗掉了;既然大家都是兄弟,洗了宋江的,其他人的也得洗,武松自然也不能例外。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水滸傳》中但凡講到刺配,都是在臉上刺字。從來沒有再額頭上刺字的時候。
全書中第一個被刺配的人就是得罪了高太尉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書中這樣寫他被刺配的過程:
府尹回來升廳,叫林沖除了長枷,斷了二十脊杖,喚個文筆匠刺了面頰,量地方遠近,該配滄州牢城。
文中明確寫出林沖的臉上被刺了字。
黃泥岡上發生了震驚官府的劫取生辰綱事件,濟州府在迫於梁中書和蔡太師的壓力,限期讓手下的緝捕使臣何濤找到劫犯。為了讓何濤有壓迫感,便喚過文筆匠來,去何濤臉上刺下“迭配……州”字樣,空著甚處州名。從這段文字來看,刺配依舊是在臉頰之上。
宋江刺配的時候也是在臉上刺字,他的反詩中有“不幸刺文雙頰”一句,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麼打虎英雄武松是否特殊呢?我們看一下書中的記載:
取一面七斤半鐵葉團頭護身枷釘了,臉上免不得刺了兩行金印,迭配孟州牢城。
從這段文字來看武松也是不例外的,至於題主所說的刺在額頭可能是想當然吧,或者是從電視劇中得到的錯誤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