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付這個問題的辦法,最主要的是“立志”。關於志向的名言,數不勝數。比如: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定功。志不強者智不達。百學須先立志。等等。。。朱熹也講過立志不堅,終不濟事。所以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如果你沒有堅定的理想和目標,而是透過各種奇技淫巧來實現自律,終究還是會潰敗。有志向的人,他就能克服各種障礙,最終實現他的理想。這叫“有志者,事竟成”,或者說“志在必得”。西方人對拖延症的研究也表明,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辦法,這個辦法與其他辦法不同的地方是,你只需要掌握這個辦法,就能解決自律的問題,這個辦法就是“設定目標”。參見《拖延方程式》。你看,這就是終極答案:你需要一套設定目標的技巧。-----------------《你的燈亮著嗎?》是一本關於如何解決問題的書,我記得裡面一個思路,就是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問問自己“是否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我想,你在解決自律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應該問問自己,是否要解決這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的難度大到一定程度了,也許就說明你不應該做現在的事情。因此我想到另一個辦法:順勢療法 。什麼意思呢?就是放棄治療,順勢而為。用喬布斯的話來說:follow your heart。你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在自律上就會好很多。但是這樣一來會出現什麼問題呢?一個問題是,你去做的事情沒有價值,或者沒有辦法賺錢,結果讓你陷入危機。於是把方案調整為去做感興趣+能賺錢的事情,這樣你的時間不會被耽誤掉,也解決了自律的問題。這個方案還是有問題,就是你有可能發現,找不到這種感興趣又能賺錢的事情,或者可能時間太少,不足以讓你在短時間內達到能夠賺錢的水平。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涉及到教育體制的改進了,如果教育體制很早就給你空間去選擇,那麼你就可以避免這種問題了。如果你從10歲的時候,就開始遵守興趣+賺錢的原則,那麼你就能夠持續保持高度的自律,並且能夠很早就在某一方面培養出特長。西方人為什麼那麼制定他們的教育制度?我想他們應該考慮過你這個問題。他們的制度或許是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上:大多數人沒有辦法做到自律,除非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大禹治水,疏而不堵。
古人對付這個問題的辦法,最主要的是“立志”。關於志向的名言,數不勝數。比如: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定功。志不強者智不達。百學須先立志。等等。。。朱熹也講過立志不堅,終不濟事。所以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如果你沒有堅定的理想和目標,而是透過各種奇技淫巧來實現自律,終究還是會潰敗。有志向的人,他就能克服各種障礙,最終實現他的理想。這叫“有志者,事竟成”,或者說“志在必得”。西方人對拖延症的研究也表明,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辦法,這個辦法與其他辦法不同的地方是,你只需要掌握這個辦法,就能解決自律的問題,這個辦法就是“設定目標”。參見《拖延方程式》。你看,這就是終極答案:你需要一套設定目標的技巧。-----------------《你的燈亮著嗎?》是一本關於如何解決問題的書,我記得裡面一個思路,就是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問問自己“是否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我想,你在解決自律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應該問問自己,是否要解決這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的難度大到一定程度了,也許就說明你不應該做現在的事情。因此我想到另一個辦法:順勢療法 。什麼意思呢?就是放棄治療,順勢而為。用喬布斯的話來說:follow your heart。你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在自律上就會好很多。但是這樣一來會出現什麼問題呢?一個問題是,你去做的事情沒有價值,或者沒有辦法賺錢,結果讓你陷入危機。於是把方案調整為去做感興趣+能賺錢的事情,這樣你的時間不會被耽誤掉,也解決了自律的問題。這個方案還是有問題,就是你有可能發現,找不到這種感興趣又能賺錢的事情,或者可能時間太少,不足以讓你在短時間內達到能夠賺錢的水平。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涉及到教育體制的改進了,如果教育體制很早就給你空間去選擇,那麼你就可以避免這種問題了。如果你從10歲的時候,就開始遵守興趣+賺錢的原則,那麼你就能夠持續保持高度的自律,並且能夠很早就在某一方面培養出特長。西方人為什麼那麼制定他們的教育制度?我想他們應該考慮過你這個問題。他們的制度或許是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上:大多數人沒有辦法做到自律,除非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大禹治水,疏而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