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47486145697

    閱讀下列《看社戲》語段,完成下題。

      ①今晚出的戲碼叫《老包坐監》。關於包公的戲,民間早已演得爛熟。最著名的當首推《鍘美記》了。我小時看過這個戲的京劇,卻絲毫不記得還有什麼《老包坐監》。我生疑這戲絕不是包公戲的正宗嫡傳,早出“五服”了。看來這又是當地人的別出心裁,生造出來的老包新傳。如此編下去,包老爺不僅可以坐監,且能逃獄,乃至東山再起,掛帥討徵哩……

      ②姑不論戲碼怎生地瞎編亂造,臺上的老包卻唱得十二分地賣力,血氣沸騰,聲貫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夫極深,成熟到家。惜乎的是那些配角,不是唱得跟不上鑼鼓眼兒,便是手腳動作不配套。好在這些小小的瑕疵,並不能打退臺下看客的熱情。豫劇畢竟姓豫。據說民國三十一年,河南密縣有個崔廟,四個月竟連演了380個不同劇目,一時傳為美談。

      ③作為中國“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劇,是擁有劇團最多的全國第一大劇種。它的腿最長,生命力最強。它不像京劇那麼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崑曲那樣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徵個性,就在於它的不搭架子,不宥陳法,土極且又俗極上。由於河南地處中原,五方雜居,便在客觀上形成了豫劇兼收幷蓄的優點。不分調名,亦無板眼,乃“鄭聲之最”。有人統計,單就《朝陽溝》一齣戲,便有越調、曲劇、道情和河南墜子等數種。無怪乎當地有俗諺:“一清二黃三越調,梆子戲是胡亂套。”可別小覷輕賤了這胡亂套,它不僅是豫劇的一大特點,還是迎合自己的“衣食父母”——掏農民腰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戲劇日漸勢微的情形下,似乎還獨有這個胡亂套的豫劇,未見膏肓蔫垮,不靠官辦俸祿,活得有滋有味。

      ④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對豫劇感到興趣,毋寧說是對當地的人文環境——對看戲和做戲的人更感到興趣。生活在城市,過去只在文學作品中看到過社戲,領略過那般“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肓翁正作場”的渾厚古樸的鄉土氣息。而今,我就寄生在這“荒村鄙邑”,雜夾在這撥散發著泥土味蔥蒜味的鄉下人中,這個中的滋味,確實是越咂摸越滋味。

    1.作者為什麼寫《老包坐監》?

    2.①第二段畫線句子在選入課本中時刪去了,作者原來寫這句話想要表達什麼?②你認為刪去合理麼?為什麼?

    3.第四段中劃線的句子在課文的結構上有什麼作用?你猜測下文會寫什麼呢?

    4.你瞭解你的家鄉或者其他地方的什麼地方戲?寫出劇名(豫劇除外)。你認為是什麼原因使它能夠流傳下來?

    試題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能讓室內的甲醛揮發的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