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扒府
-
2 # 潘龍江悔恨寫紅塵情歌
苗阜現在是站在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的高度來看中國相聲的發展,是相當有思想的藝術家,所以他以後絕對會是主席。於是郭德綱哭暈在廁所裡。@苗阜
-
3 # 使用者8795608362171
隨便聊聊我的觀點,歡迎拍磚。我覺得區域相聲如果是發掘地區素材,整理一些當地的曲藝精華和當地的元素,比如風土人情、衣食住行,用來豐富創作和表演形式,那這個還是值得肯定的。但千萬不要“為賦新詞強說愁”,劍走偏鋒就不對了。之前聽說苗老師有大動作,要搞公私合營的相聲團體,這是大好事。建議一句,千萬別把核心競爭力放在西北方言和民歌上,還是老老實實地把梯隊建起來,把演出市場長期規劃做好,不能只看眼前。
縱觀中國曲藝百花園,絕大多數的曲藝門類是地方性的,能在全國範圍都有專業演出團體和群眾基礎的曲藝形式很少。京戲是一種,相聲是另一種。這就註定了他們和其他曲藝形式的不同,在各地儲存和發展的方法也不一樣。比起陝西相聲,上海的獨腳戲更可以稱為一種典型的地方性曲藝形式,以前在上海的地位和相聲在北方地位相近。上海的獨腳戲也有幾門功課,“說學做唱”,“說”和“學”好理解,只是學的內容以南方方言和戲曲為主,最北也是隻到山東。“做”是獨腳戲與相聲不同的一門功課,要求演員有舞臺表演能力,這是因為獨腳戲演員常常要參與滑稽戲的表演,類似於舞臺劇。“唱”指的是上海說唱和浦東說書。而且獨腳戲也有好幾代的傳承,現在的形勢也和除德雲社以外體制內相聲類似。如果把上海獨角戲稱作是一種區域“相聲”,這聽起來還有些道理,因為獨腳戲和相聲神似,但結合的語言、戲曲、唱腔有很大區別,地方色彩足夠濃郁。陝西相聲的說法就有點勉強了,京劇到哪裡演還是京劇,相聲到哪裡說也還是相聲,最多就是加點地方特色,這只是小佐料的區別。
我們生活的流動性變大了,以後在所有大中型城市,居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對藝術形式的包容性會提高,但是,另一方面更重要,那就是對藝術的鑑賞能力也提高了,對藝術的純粹性和差異化會有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人們會要求相聲就要像相聲,京戲就要像京戲,要純粹,要和其他曲藝形式有差別,要有質量。應該看到,並不是觀眾不喜歡相聲了,而是觀眾對相聲偏離傳統和缺乏質量的現狀不滿意。也就是所謂的供給側改革,觀眾不再貪圖數量和價格,而是期待藝術質量和各藝術門類的差異化。
寫得比較亂,總的來講,我的觀點就是,如果苗老師是搞秦腔或者上海獨腳戲的,那麼強調區域化是對的,區域特點要更鮮明一點,但這也離不開基本人材和市場的培育,還是要回歸傳統。但苗老師是搞相聲的,借鑑當地其他曲藝門類形成一些表演特色是好的,但如果想要把陝西相聲和傳統相聲做區別甚至切割,是會得不償失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4 # 雨天論娛樂
苗阜所講的是《區域相聲的風格》,重點講的是各地域不同的相聲風格和特點,這個話題還是有點意思的。
相聲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講究“說學逗唱”。而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語言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也有自己的特色在裡面。比如天津話,本身就帶著一點幽默的風格,普通說話都很逗樂;東北話則更加通俗、狂放,但貼近普通話,也就人人都能聽懂,其中最有特點的錦州話,結尾處都帶一個反問的語調,更有意思;陝西話則更加樸實,突然當地人的純樸性格。
而這種不同的語言所形成的相聲風格,也自然不同。相聲發展至今,不同區域也都出現過相聲的輝煌。比如說現在苗阜為代表的西北相聲,當年以楊振華為代表的東北相聲,以馬三立大師為代表的天津相聲,侯寶林和馬季為代表的背景相聲等等,都各具特點,各有特色。
苗阜所講解的主題是各地相聲的風格,而不是說各地相聲的派系。如果講到各地相聲派系,那很容易影響相聲的整體團結。但是,講到相聲的風格,還是很有意義的!
一方面能夠有助於相聲演員,取各地相聲之精華。現在是網路時代,資訊傳輸特別快,西北的相聲一樣可以直播給全國觀眾看,郭德綱德雲社的相聲全網路都有。而作為相聲演員,就應該吸取各地域相聲的特長,用到自己的相聲當中去。比如郭德綱的相聲中,經常能夠聽到各地的叫賣;岳雲鵬的相聲經常用到河南話抖包袱;苗阜的相聲經常說起西北風特點。都是在巧妙的運用地域相聲的特點。
另一方面能夠促進相聲演員與觀眾的關係。怎麼說呢?比如相聲演員到東北演出,來一段東北特色的相聲,是不是更容易活躍氣氛,一下子就融入觀眾中去。這一點其實很重要,畢竟觀眾接納是演出成功的先決條件!
不過,就憑藉一節課一個培訓會,就要提高相聲演員的水平,顯然是不現實的。與其經常開會,不如到觀眾中去,體驗基層的生活,創作更多更好的貼近生活的搞笑作品,這才是成功之道!
-
5 # wswwyf
相聲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語言是具有區域性的,那相聲肯定是有區域性的。譬如津門相聲和西北的相聲就不一樣。而東北相聲和海派相聲也有明顯的區別。相聲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多多少少會受到當地其他藝術門類的影響。
-
6 # 張有紅東風商場主管
苗博士在相聲江湖裡也算的上一方諸候。初入江湖時的的確確在王聲的力捧之下說了幾段好相聲,也上過春晚。曾幾何時,相聲迷們覺的苗只指老郭。大有分庭之勢。自《招安》之後由於公務繁雜,日裡萬機。自然無心相聲了。最近公式相聲大紅大紫,苗同為博士級的相聲演員不能讓人小瞧。這才有《區域相聲》出爐。另外,所謂區域自然是有區域劃分的。苗鎮守西北,座鎮古城西安就是苗的區域。老郭不守江湖,親征西安,破區域,指示愛徒張九辯唱什麼《探清水河》,把相聲弄成演唱會。這不是給苗博士喂蛆嗎?還開什麼分社,相聲這賣買還讓不讓人做了?這才是《區域相聲》原由。至於苗那些自言自說也可以理解。不過,苗為主流相聲,有姜的大力支援,公私合營也是一步妙棋。再者連公式相聲都有市場,區域相聲不知強了多少?抗衡草根相聲只要劃分清《區域》相聲江湖就能熱鬧幾天。謝題主相邀,水評草根,批評指正,個人見解。
回覆列表
區域相聲?新的名詞麼?是不是和交大相聲、博士相聲一個型別的?
什麼型別的?譁眾取寵型的?
相聲這麼手藝看來還真不好乾,費勁巴拉的在分出個區域相聲出來,原本就不團結,這下更是自立為王了。
上圖是關於苗阜的區域相聲的大海報,看官們仔細的看一下是不是越看越彆扭?
像極了牌位,這個做海報的腦門也是被夾了。
區域相聲是昨天的事情,苗阜作為主講人給相聲從業者進行了分享和交流。至於什麼是區域相聲,按字面的意思,你在西北就叫西北相聲,他在天津就叫天津相聲,有人在東北就叫東北相聲,還有人在濟南,就叫濟南相聲。
著實無聊。
區域相聲有區別麼?當然有,相聲畢竟是語言的藝術,而語言有是有區域性的。天津方言自帶逗哏效果,因此天津的相聲名家也多,這是由原因的。可是,這也不能稱為區域相聲的劃分因素吧?
如果相聲都開始分割槽域了,那麼學電臺、學吆喝、學滿語還有何意義?甚至說學逗唱中的學又有何意義?強制性的來給相聲劃分區域,有點子畫蛇添足的意味兒。
忽一人高喊,他們沒有相聲演出,沒有巡演,你再不讓他們找點事情做,憋瘋了怎麼辦?
沉思良久,方信。不然,再搞個三俗撓你一番,你說噁心不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