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周說宋

    李白斗酒詩百篇,那是藝術誇張,就像他詩中說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一樣。

    燕山雪花當然很大,但無論如何不可能像席子一樣大。

    李白寫詩確實很快,但無論如何不可能在喝光一斗酒以後還能寫出一百首。

    一斗酒有多少呢?歷代度量衡不同,一斗的容量也不同。

    唐朝繼承了隋朝的度量衡,隋朝繼承了南北朝中北周的度量衡,北周的度量衡比秦漢時期大得多,一斤相當於東漢的三斤,一斗相當於秦朝的三鬥。根據邱光明先生《中國曆代度量衡考》一書考證,唐朝一斗的標準容量是6000毫升,真要裝滿酒的話,可以裝6公斤,也就是12市斤。

    (上圖分別是博物館中收藏的古代木鬥、銅鬥、盛酒的玉斗)

    12斤酒,李白一頓能喝完嗎?

    假如酒量大的話,那倒沒問題。因為,元朝以前中國沒有蒸餾酒,無論米酒、小米酒、高粱酒還是各種果酒,釀成度數都很低。我按《北山酒經》中記載的釀造方法做過試驗,加料投放,多次發酵,成品酒也只有11度而已。假如不多次發酵的話,估計跟現在上海人愛喝的甜酒釀、江西人愛喝的水酒、安徽人愛喝的江米甜酒差不多。假設李白邊喝邊聊天,喝時間長些,多走幾趟腎,喝十幾斤完全沒問題。

    問題是,喝完這麼多酒,他還能寫詩嗎?

    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假如他沒有徹底喝蒙圈的話。

    我所有愛喝酒的作家同行都有類似的經驗——稍微喝點兒酒,可以提神;使勁喝些酒,可以加快寫作速度。

    喝酒醒腦嗎?那是扯蛋。

    提神嗎?看喝多少了。

    能喝一斤喝三兩,確實提神;能喝一斤喝半斤,已然超標。

    李白喝完那麼多酒,怎麼還能寫詩呢?因為酒精可以降低審美標準――

    不喝酒,斟詞酌句,反覆修改,撕了重寫,寫完再撕,始終沒辦法完工;

    喝過酒(只要不是喝太多),會進入一種“去它奶奶的”狀態,從現實主義者變成浪漫主義者,去它奶奶的,老子寫這樣就挺好!誰不服?誰敢說老子寫得爛?老子覺得很好嘛,好極了的好!

    所以,喝酒確實可以加快寫作進度,本來十分鐘只能寫一首,現在十分鐘可以寫兩首。

    還有一條我們必須注意,李白寫的詩是古體詩,與杜甫寫的格律詩有區別。格律詩十分講究平仄,十分講究對仗,十分講究用韻,不喝酒都要斟酌半天,喝完酒再斟酌,肯定沒那個耐心。

    我們看李白留下來的那些作品,無論七言還是五言,無論四句還是多句,絕大多數都屬於押韻即可、不忌諱平仄的“古風”與“長歌行”之類,因為他愛喝酒,沒有耐心,只關注詩的境界,不屑於在格律上下苦功。

  • 2 # 沐沐分享

    一、是“李白斗酒詩百篇”——有杜甫的詩《飲中八仙歌》為證。  二、附原文如下:  飲中八仙歌  唐.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斗酒 一作:一斗)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譯文】  賀知章酒後騎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墜入井中,竟在井底睡著了。  汝陽王李璡飲酒三鬥以後才去覲見天子。路上碰到裝載酒麴的車,酒味引得口水直流,為自己沒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遺憾。  左相李適為每日之興起不惜花費萬錢,飲酒如長鯨吞吸百川之水。自稱舉杯豪飲是為了脫略政事,以便讓賢。  崔宗之是一個瀟灑的美少年,舉杯飲酒時,常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樹臨風。  蘇晉雖在佛前齋戒吃素,飲起酒來常把佛門戒律忘得乾乾淨淨。  李白飲酒一斗,立可賦詩百篇,他去長安街酒肆飲酒,常常醉眠於酒家。天子在湖池遊宴,召他為詩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稱是酒中之仙。  張旭飲酒三杯,即揮毫作書,時人稱為草聖。他常不拘小節,在王公貴戚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若得神助,其書如雲煙之瀉於紙張。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奮。在酒席上高談闊論,常常語驚四座。  三、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是天寶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長安時所作。史稱李白與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俱善飲,稱為“酒中八仙人”,都在長安生活過,在嗜酒、豪放、曠達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詩是為這八人寫“肖像”。  四、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用獅王祛痘膏還在長痘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