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手有78個反射區,如心、肝、脾、胃、腎、大腸、小腸、膀胱、前列腺等;還有針對症狀治療的高血壓、低血壓、遺尿、失眠、多夢、膽囊炎、左頭痛、右頭痛等相應的敏感點。較長時間的拍手可以震盪氣脈,帶動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含任督二脈)的迴圈,把身上的汙穢毒素透過排洩器官排出去,若是亞健康可趨於健康,倘若反射區所對應的臟器有病,透過反覆拍手震盪刺激可逐漸改變病態而走向健康。 大拇指是脾胃二經的反射區,食指是肝經膽經的反射區,中指是心包經小腸經的反射區,無名指是肺和大腸經的反射區,小指是腎與膀胱、心經的反射區。手掌上也有很多反射區,透過不斷的反覆震盪刺激而促使神經中樞作出調節,從而祛病保健康。如患了感冒,拍手拍到汗流浹背即好;心臟功能不佳、心律不齊,拍手2、3個月會有改善;手指痠麻或顫抖的拍手1、2個月會痊癒;高血壓的拍手血壓會下降:低血壓的拍手血壓會上升;痛風、頭暈、頭痛、過敏性鼻炎透過拍手可逐漸痊癒;便秘的人練拍手功可逐漸改善而趨於正常。關鍵在於“持之以恆”。 拍手的方式有幾種:一坐著拍,二站著拍,三邊走邊拍,四原地踏步拍,五跳著拍。後三種比較好,因為手三陽經、手三陰經、足三陽經、足三陰經均參與活動,效果較好。 以手的打擊面來分,可以分為: 1、標準的拍手功:使用大的力量來拍手,發出的聲音清脆響亮,方法是十指張開,兩手的手掌對手掌,手指對手指用力拍,是“實心掌拍法”,打擊面完全,刺激量大,治病的效果理想。拍擊的場所最好在空曠之處,也可以戴上手套以減少噪音。飯後需要隔半小時方可施行。 2、雙通的拍手功:拍時將手掌弓起,拍下去時只拍到手指尖及手掌的邊緣部分,縮小了打擊面,效果差一些。 在拍手後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反應有的手上拍出白粉,有的人手拍出裂口多處,糖尿病患者手拍出流油和出粘液汗水,還有的手發青紫。但裂口能很快自愈。這些現象都是排病現象。拍手法是一種自我按摩療法,各種疾病只要堅持訓練都有明顯效果。 為什麼簡單的拍手能收到療效呢?透過實踐,拍手時心情愉快,全身容易放鬆,姿式不受限制,力度好掌握。總之,方法很簡便,是手部自我按摩的好方法,具有一定自我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其機理可能有如下幾點: 1.手足相對應而且經絡相通:即足三陰通手三陰(如足太陰脾經通手少陰心經,足厥陰肝經通手太陰肺經,足少陰腎經通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通足陽明胃經,手少陽三焦經通足少陽膽經,手太陽小腸經通足太陽膀胱經)。所以拍手可使雙足發熱,拍手的強烈震動和按摩作用,能起到疏通經絡、調正氣血、促進迴圈等功能。 2.人體經絡是健康的總開關,拍手和按摩足部相結合是疏通經絡開穴療病的好方法。因為手是全身主要經脈的集中區之一,十二正經的一半在手上,而且治病的經絡要穴五輸穴(井、滎、輸、經、合穴)均在小臂或小腿以下和手指端腳趾端。(如手上的少商、少衝等井穴和足上大敦、太沖等肝經井穴滎穴以及腎經湧泉太溪井穴原穴)。 3.手足上具有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區和全息區。同時手指、足趾均與五臟相對應,手指是檢測五臟健康水平的晴雨表。 4.手掌是末梢神經的集中區,手撫摸的觸覺極為靈敏,因此拍手和按摩有強化神經系統之功能。 5.手掌手背手指皮下是微細血管的密集處。(如指甲皺可檢測微迴圈)。因而拍手的強力按摩,有暢通、促進微迴圈的功能。 6.手掌中心溫度高於體溫0.2~0.8℃。雙手的勞宮大穴可隨意念發出強烈的氣能(一般人經過訓練都能做到)並可接收“天地之氣”,因此雙手合十重複拍擊,有調整身心、溝通能量、祛病健身的妙用。 7.手與心、腦有極密切的關係。手的發展對腦的功能進化有重要作用,所謂十指連心(腦),心(腦)靈手巧。活動手指有增智開慧的效果。國家教委已決定手活動操是小學必開的體育課,可提高學生增智開慧的能力。拍手是手部全面的活動和操練,對健身健腦開智有獨特作用。 8.手是直接觀察人體全身各器官的視窗,有全息全控的作用。醫家研究手的氣血反應,可以觀手知病(山東中醫劉劍鋒先生的實踐論述較詳)。另外,觀察手紋也可以知人的健康水平。山東大學張穎清教授的全息診療法就以手部第二掌骨側全息穴位群為實施要點。 總之,拍手療法透過對手部的拍打刺激,祛病健身的效果是明顯的。我們要更進一步探索手的奧秘,為治病保健找出最簡便有效的方法,為人類健康服務
人體的手有78個反射區,如心、肝、脾、胃、腎、大腸、小腸、膀胱、前列腺等;還有針對症狀治療的高血壓、低血壓、遺尿、失眠、多夢、膽囊炎、左頭痛、右頭痛等相應的敏感點。較長時間的拍手可以震盪氣脈,帶動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含任督二脈)的迴圈,把身上的汙穢毒素透過排洩器官排出去,若是亞健康可趨於健康,倘若反射區所對應的臟器有病,透過反覆拍手震盪刺激可逐漸改變病態而走向健康。 大拇指是脾胃二經的反射區,食指是肝經膽經的反射區,中指是心包經小腸經的反射區,無名指是肺和大腸經的反射區,小指是腎與膀胱、心經的反射區。手掌上也有很多反射區,透過不斷的反覆震盪刺激而促使神經中樞作出調節,從而祛病保健康。如患了感冒,拍手拍到汗流浹背即好;心臟功能不佳、心律不齊,拍手2、3個月會有改善;手指痠麻或顫抖的拍手1、2個月會痊癒;高血壓的拍手血壓會下降:低血壓的拍手血壓會上升;痛風、頭暈、頭痛、過敏性鼻炎透過拍手可逐漸痊癒;便秘的人練拍手功可逐漸改善而趨於正常。關鍵在於“持之以恆”。 拍手的方式有幾種:一坐著拍,二站著拍,三邊走邊拍,四原地踏步拍,五跳著拍。後三種比較好,因為手三陽經、手三陰經、足三陽經、足三陰經均參與活動,效果較好。 以手的打擊面來分,可以分為: 1、標準的拍手功:使用大的力量來拍手,發出的聲音清脆響亮,方法是十指張開,兩手的手掌對手掌,手指對手指用力拍,是“實心掌拍法”,打擊面完全,刺激量大,治病的效果理想。拍擊的場所最好在空曠之處,也可以戴上手套以減少噪音。飯後需要隔半小時方可施行。 2、雙通的拍手功:拍時將手掌弓起,拍下去時只拍到手指尖及手掌的邊緣部分,縮小了打擊面,效果差一些。 在拍手後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反應有的手上拍出白粉,有的人手拍出裂口多處,糖尿病患者手拍出流油和出粘液汗水,還有的手發青紫。但裂口能很快自愈。這些現象都是排病現象。拍手法是一種自我按摩療法,各種疾病只要堅持訓練都有明顯效果。 為什麼簡單的拍手能收到療效呢?透過實踐,拍手時心情愉快,全身容易放鬆,姿式不受限制,力度好掌握。總之,方法很簡便,是手部自我按摩的好方法,具有一定自我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其機理可能有如下幾點: 1.手足相對應而且經絡相通:即足三陰通手三陰(如足太陰脾經通手少陰心經,足厥陰肝經通手太陰肺經,足少陰腎經通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通足陽明胃經,手少陽三焦經通足少陽膽經,手太陽小腸經通足太陽膀胱經)。所以拍手可使雙足發熱,拍手的強烈震動和按摩作用,能起到疏通經絡、調正氣血、促進迴圈等功能。 2.人體經絡是健康的總開關,拍手和按摩足部相結合是疏通經絡開穴療病的好方法。因為手是全身主要經脈的集中區之一,十二正經的一半在手上,而且治病的經絡要穴五輸穴(井、滎、輸、經、合穴)均在小臂或小腿以下和手指端腳趾端。(如手上的少商、少衝等井穴和足上大敦、太沖等肝經井穴滎穴以及腎經湧泉太溪井穴原穴)。 3.手足上具有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區和全息區。同時手指、足趾均與五臟相對應,手指是檢測五臟健康水平的晴雨表。 4.手掌是末梢神經的集中區,手撫摸的觸覺極為靈敏,因此拍手和按摩有強化神經系統之功能。 5.手掌手背手指皮下是微細血管的密集處。(如指甲皺可檢測微迴圈)。因而拍手的強力按摩,有暢通、促進微迴圈的功能。 6.手掌中心溫度高於體溫0.2~0.8℃。雙手的勞宮大穴可隨意念發出強烈的氣能(一般人經過訓練都能做到)並可接收“天地之氣”,因此雙手合十重複拍擊,有調整身心、溝通能量、祛病健身的妙用。 7.手與心、腦有極密切的關係。手的發展對腦的功能進化有重要作用,所謂十指連心(腦),心(腦)靈手巧。活動手指有增智開慧的效果。國家教委已決定手活動操是小學必開的體育課,可提高學生增智開慧的能力。拍手是手部全面的活動和操練,對健身健腦開智有獨特作用。 8.手是直接觀察人體全身各器官的視窗,有全息全控的作用。醫家研究手的氣血反應,可以觀手知病(山東中醫劉劍鋒先生的實踐論述較詳)。另外,觀察手紋也可以知人的健康水平。山東大學張穎清教授的全息診療法就以手部第二掌骨側全息穴位群為實施要點。 總之,拍手療法透過對手部的拍打刺激,祛病健身的效果是明顯的。我們要更進一步探索手的奧秘,為治病保健找出最簡便有效的方法,為人類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