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林子啦啦啦
-
2 # 小兒推拿楊曉
現在每天都有年輕的媽媽諮詢,孩子一覺睡起來,有很多眼屎。同時孩子性格急躁,容易發脾氣,這是怎麼回事?中醫說“肝開竅於目”,肝裡有火了,會從眼睛上表現出來。
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清一清肝火,小兒推拿可以試試下面的手法:
1、清肝經
位置:食指掌面末節
操作:用推法自食指掌面末節指紋推向指尖,為清肝經
次數:100-500次
作用:平肝瀉火、解鬱除煩、養陰平肝、和氣生血
2、清天河水
位置:在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操作: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指腹,從腕橫紋起,推至肘橫紋
作用:清熱解表,瀉心火,除煩躁。
3、揉小天心
位置:在掌根、大小魚際交接之凹陷中。
操作:掐揉小天心:用拇指甲掐揉之。
次數:100-500次
作用:清熱,鎮驚,利尿,明目。
4、揉湧泉
位置:足掌心前1/3處。
操作:用兩拇指面輪流自足根推向足尖,稱推湧泉;用拇指端按在穴位上揉之,稱揉湧泉。
次數:推100~400次,揉30次左右。
作用:滋陰,退熱。
主治:發熱,嘔吐,腹瀉,五心煩熱。
寶寶肝火旺如何推拿
1、寶寶肝火旺如何推拿
補脾經
穴位: 脾土穴,又名脾經、脾穴。該穴位位於拇指橈側緣(赤白肉際處),從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或拇指螺紋面。
手法:
將幼兒拇指屈曲,從指尖向指根方向推5分鐘(施行補法時,幼兒拇指伸直向上推)。
旋推幼兒拇指螺紋面5分鐘。
功效: 可促使肝火外洩,內毒外發;同時可補虛扶弱,健脾進食。
清心經
穴位: 心火穴,又名心經,心穴。該穴位位於中指掌面從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狀,或中指螺紋面成點狀,或中指末節橫紋正中成點狀。
手法:從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5分鐘。
功效:清心肝之火,鎮驚安神,清熱涼血。
推三關
穴位: 三關穴,又名大三關,上三關。該穴位位於前臂橈側緣,即以拇指根部,經列缺至曲池,成一直線。
手法:從拇指根至曲池單方向直推5分鐘。
功效:引內熱外發,燻蒸汗出。
引起寶寶肝火旺的原因
小孩肝火旺,首先要了解孩子病情產生的原因。孩子肝火旺最主要的原因是飲食因素。根據中國居民的膳食習慣,製作菜餚經常採用的炒、煎、炸等方式,大量食用油脂,且溫度高,易產生一些有害的毒素,就會導致肝火旺盛,另外還有一些易導致上火的食材,如雞肉、牛羊肉等。孩子的自身代謝能力弱,如大量食用,就有可能導致肝火旺。
情緒因素也能導致孩子肝火旺。現在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很容易因為家長及周圍人的溺愛,讓孩子產生一些很霸道的性格,認為一切需要都要滿足他,而且還是要馬上就要得到。一旦某些不合理要求被家長拒絕後,容易發脾氣、生氣,在中醫學上所說,在體內產生鬱滯,進而導致肝火旺。
寶寶肝火旺的表現
寶寶肝火旺的表現:睡覺不踏實
寶寶睡不著或睡不踏實,從中醫角度看,主要是肝火太盛。0-6歲的嬰幼兒若出現“心火肝熱”,會在睡眠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例如入睡難、入睡後多汗、睡不安寧、易驚醒等。
寶寶肝火旺的表現:便秘且大小便幹黃
寶寶肝火旺大多是因為過量食用辛辣、燥熱食品,導致腸胃積熱,而身體的內熱容易引起腸道乾涸、大便乾結,小便因身體水分缺失而分量減少,從而顏色變黃。
寶寶肝火旺的表現:手心腳心愛發熱
寶寶手心發熱出汗,往往是由於體內溫火過剩、內熱上火。孩子的新陳代謝旺盛,血液迴圈加快,身體產熱增加而需要透過體表散熱,可感覺體溫偏高和手心溫暖偏高。
寶寶肝火旺推拿的注意事項
1、家長在給寶寶推拿的時候一定要找準穴位。
2、家長在推拿的時候要注意力度,不能用力過度,導致寶寶受傷。
3、寶寶肝火旺推拿期間可以輔以飲食調理來緩解肝火旺的症狀。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