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azhu1

    口腔潰瘍幾乎每個人都遭遇過,往往是因為吃東西時不小心,咬傷了口腔黏膜而引起的,有時則可能是因為病毒感染所致。開始是口腔內莫名其妙地出現白色的斑點,三四天後疼痛明顯或加劇,嚴重時可伴有全身症狀,如低熱、區域性淋巴結腫大等,吃鹹、辣、酸等刺激性食物可加重疼痛;四五天後疼痛逐漸緩解;8—14天后潰瘍可自行癒合。雖然多數口腔潰瘍能自行癒合,但它帶來的不適,著實令人煩惱。而且有些時候,更不能對之掉以輕心,其後可能隱藏著更為可怕的病變。

    口腔潰瘍跟心理有關係

    口腔潰瘍的發病原因可能與內分泌障礙、胃腸功能紊亂、變態反應、區域性刺激和微量元素、維生素B1缺乏等有關,總結起來原因有三:一是口腔不衛生,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二是人體內環境紊亂,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降低,導致發生自身免疫性病變;三是人的情志不遂,如精神刺激、精神壓力加重、疲勞過度和頑固性失眠,都能造成體力不支,免疫力降低,病邪乘虛而入。

    最近醫學界經過臨床及免疫學研究,認為導致口腔潰瘍的兩種病毒分別為人類鉅細胞病毒和EB病毒。它們先是潛伏在血液裡的B淋巴細胞中,一旦感冒、心理壓力大、身體疲倦,人的免疫力就會降低,這時病毒就揭竿而起、攻城掠地,出現口腔潰瘍,嚴重者久治不愈。現代社會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心理壓力增大,精神緊張。由環境汙染及心理因素導致的口腔潰瘍也非常多,因而稱其為現代社會的“文明病”也不為過。某醫院調查了214例口腔潰瘍患者,經過心理量表測試,發現其中有165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等情緒變化。

    查查是不是白塞氏病

    有的口腔潰瘍是由於體內缺乏維生素,引起口腔發炎上火,這些都無需大驚小怪。口腔潰瘍也有很多型別,其中一種最為常見的叫複發性口瘡,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最常見於兒童、青壯年,女性患此病的比例較高。但如果無任何原因,在一年內至少發生3次口腔潰瘍,應引起高度重視,警惕白塞氏病、扁平苔蘚等病的造訪。複發性口瘡有自愈性和週期性,不經特殊治療,一般7—10天可逐漸癒合,間歇期長短不等,幾天到數月,此起彼伏。反覆發作的口腔潰瘍再伴有複發性生殖器潰瘍、眼損傷等,則可能患上了白塞氏病。白塞氏病是一種以血管炎為基本病變的慢性、進行性、複發性的多系統損害疾病,常常以口腔、眼部、外陰炎症和潰瘍為主要表現,還可引起胃腸道、腦部、大血管以及面板等多臟器損害。

    扁平苔蘚是一種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點是口腔黏膜上出現由白色珠光的小丘疹構成的條紋,它們相交織成網狀、樹枝狀,部分患者可發生癌變,據統計有12.7‰的患者會轉化成口腔癌、咽喉癌和鱗狀細胞癌。白塞氏病、扁平苔蘚是非常危險的,以往人們把它們作為口腔病、面板病、眼病等獨立治療,治療不當就會損及肝臟或腎臟,甚至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發展成再生障礙性貧血或白血病等。

    反覆發作要注意

    不少人認為口腔潰瘍吃點消炎藥就會好的。但結核性潰瘍、梅毒性潰瘍等是不會自愈的。有些口腔潰瘍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能惡變,或一開始就是某種惡性腫瘤的訊號。這類潰瘍如被忽視或用自己的經驗當作炎症來治療,必然延誤病情,加速其擴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口腔潰瘍的癌變多見於老年人,這種潰瘍的特點是:直徑一般在1釐米以上,像個火山口,邊緣隆起、不整齊,中央凹陷,凹陷的表面有顆粒狀的小疙瘩,在潰瘍的周圍和底部可摸到硬塊。口腔內經久不愈的潰瘍,經常受到咀嚼、說話的刺激,也可能會癌變。與牙齒經常接觸的部位,由於不斷受破損的牙齒、或者製作得不合適的假牙的銳利邊緣的刺激,容易刮破黏膜,產生潰瘍。如果反覆發作、長期不癒合,就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必要時做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

    治療不如預防

    目前對口腔潰瘍的治療基本是對症治療,只能減輕疼痛或減少復發次數,所以預防尤為重要。為防患於未然,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常用淡鹽水漱口、戒除菸酒、生活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體育鍛煉等。此外飲食調節也很重要,儘量吃清淡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清理腸胃,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少食辛辣、厚味的有刺激作用的食品。蜂蜜、西紅柿、檸檬、海帶、蘿蔔、芝麻、梨、荸薺、西瓜、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熱去火,潤肺養陰的作用,可以經常吃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歲半的寶寶是喝牛奶好還是喝奶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