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郡王
穆郡王出生時間是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十二月二十九日巳時,主要成就是仁宗第一子。穆郡王是清朝皇帝愛新覺羅·顒琰的兒子。
旻寧_道光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9.16-1850.2.25),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為旻寧。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旻寧在位期間清朝日益衰弱,他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頓吏治,整釐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嚴禁鴉片,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他本人力行節儉,勤於政務,但作為一個帝王他的資質不高,加之社會弊端積重難返,清王朝在旻寧的統治時期進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此後十年旻寧苟安姑息,得過且過,沒有任何學習西方,振興王朝的措施。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駕崩。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號宣宗,諡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慕陵,傳位第四子奕詝。愛新覺羅·旻寧是清朝皇帝。
綿愷
愛新覺羅·綿愷(1795年-1838年),惇親王,清仁宗第三子,和睿皇后鈕祜祿氏即孝和睿皇后,道光十八年逝世,年四十四歲,諡曰恪。愛新覺羅·綿愷是清朝皇帝愛新覺羅·顒琰的兒子。
綿忻
瑞懷親王綿忻,生於嘉慶十年二月初九日子時,嘉慶帝第四子,母孝和睿皇后。嘉慶二十四年正月,封瑞親王。年十四。道光三年,命在內廷行走。道光八年七月,薨,諡曰懷。妻妾子女妻妾 嫡福晉費莫氏,一等侯勒保之女, 側福晉白都氏,雲騎尉德興之女, 側福晉徐佳氏,廣容之女, 庶福晉劉氏,劉丙文之女。子女 子一:多羅瑞敏郡王愛新覺羅·奕言志,原名奕約。道光七年丁亥九月十一日午時生,母側福晉徐佳氏廣容之女。 綿忻長女被道光帝封為縣君。愛新覺羅·綿忻是清朝皇帝愛新覺羅·顒琰的兒子。
綿愉
愛新覺羅·綿愉(1814年-1864年),清朝皇族、大臣。清朝嘉慶帝第五子,道光帝之弟。母為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鈕祜祿氏時為如妃。有同母姐皇八女和皇九女慧愍固倫公主,兩姐皆早夭。被封為惠親王,著有文集為《愛日齋集》。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十二,綿愉病死,諡號端,有奕詳、奕詢等子六人。愛新覺羅·綿愉是清朝皇帝愛新覺羅·顒琰的兒子。
穆郡王
穆郡王出生時間是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十二月二十九日巳時,主要成就是仁宗第一子。穆郡王是清朝皇帝愛新覺羅·顒琰的兒子。
旻寧_道光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9.16-1850.2.25),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為旻寧。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旻寧在位期間清朝日益衰弱,他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頓吏治,整釐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嚴禁鴉片,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他本人力行節儉,勤於政務,但作為一個帝王他的資質不高,加之社會弊端積重難返,清王朝在旻寧的統治時期進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此後十年旻寧苟安姑息,得過且過,沒有任何學習西方,振興王朝的措施。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駕崩。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號宣宗,諡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慕陵,傳位第四子奕詝。愛新覺羅·旻寧是清朝皇帝。
綿愷
愛新覺羅·綿愷(1795年-1838年),惇親王,清仁宗第三子,和睿皇后鈕祜祿氏即孝和睿皇后,道光十八年逝世,年四十四歲,諡曰恪。愛新覺羅·綿愷是清朝皇帝愛新覺羅·顒琰的兒子。
綿忻
瑞懷親王綿忻,生於嘉慶十年二月初九日子時,嘉慶帝第四子,母孝和睿皇后。嘉慶二十四年正月,封瑞親王。年十四。道光三年,命在內廷行走。道光八年七月,薨,諡曰懷。妻妾子女妻妾 嫡福晉費莫氏,一等侯勒保之女, 側福晉白都氏,雲騎尉德興之女, 側福晉徐佳氏,廣容之女, 庶福晉劉氏,劉丙文之女。子女 子一:多羅瑞敏郡王愛新覺羅·奕言志,原名奕約。道光七年丁亥九月十一日午時生,母側福晉徐佳氏廣容之女。 綿忻長女被道光帝封為縣君。愛新覺羅·綿忻是清朝皇帝愛新覺羅·顒琰的兒子。
綿愉
愛新覺羅·綿愉(1814年-1864年),清朝皇族、大臣。清朝嘉慶帝第五子,道光帝之弟。母為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鈕祜祿氏時為如妃。有同母姐皇八女和皇九女慧愍固倫公主,兩姐皆早夭。被封為惠親王,著有文集為《愛日齋集》。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十二,綿愉病死,諡號端,有奕詳、奕詢等子六人。愛新覺羅·綿愉是清朝皇帝愛新覺羅·顒琰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