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尚德機構
-
2 # 穿插游擊隊
這代年輕人最突出的特徵,就是“流動性”。我接下來解釋一下,這一代年輕人為什麼看起來“流動性”那麼高。在青年志,我們管這種特徵叫做“遷徙”。 我認為原因是,在這一代年輕人眼裡,這是一個機會和風險並存的時代。 你會聽到很多年輕人談論社交媒體、電商、大資料、人工智慧,這些東西在5年前、2年前甚至一年前根本就不存在。這意味著機會到處都是,但是也意味著我們很難判斷下一個機會到底會在哪出現。
與此同時,這一代年輕人還能看到他們的環境當中有很多壓力或者矛盾。比如說經濟下行,迅速起來又破滅的泡沫,或者在短期內崛起又倒閉的獨角獸公司。所以他們也會意識到,他們生活在風險很高的時代。
機會和風險這兩個因素加起來,給年輕人打下的烙印是,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我們在調研的時候經常問年輕人:你覺得自己5年或者10年之後會在做什麼?我們得到的答案几乎總是一樣的,那就是:我不知道。“95後”和“00後”很難判斷未來什麼樣,也很難為未來做規劃。
比如說我們經常在“90後”甚至“95後”那裡聽到說,他們進入了中年危機,甚至25歲危機。因為他們可能觀察到,周圍有35歲左右的人因為自己的創造力不足或者活力不如年輕人而被公司解僱。這樣的現象會讓他們感到沒有職業安全感。
在做調研的時候,年輕人還會告訴我們,有些人不敢做體檢,因為如果發現健康出問題,醫療費用會成為很大的負擔,有時候甚至連做體檢都是一筆昂貴的開銷。
我們還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新趨勢,一些年輕人開始準備“活著的遺囑”。雖然他們沒有面臨任何生命威脅,但是有些人已經開始考慮,在我死後我的遺產應該如何分配。這在之前幾代年輕人當中是聞所未聞的。
之所以這一代人會有這種意識,正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生存在一個高風險的時代,一切事情都在改變。有很多人為此感到焦慮,所以他們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為自己找到安全感。
其中一個解決方案就是“遷徙”,或者“流動”,透過這種方式來創造自己想走的路。因為在一個不確定的時代,你唯一能確定的或者能依靠的就是你自己,或者你創造出的東西。
青年志去年出版了一本書,我們管這一代人叫做“遊牧青年”,因為他們就像在一個大平原上生活的遊牧民族,周圍沒有某一條確定的路,你往任何方向走都可以。要走哪一個方向,一切都取決於他們自己。所以他們要自己摸索出一條路來。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預測未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自己創造它。這句話不僅對於商業適用,其實也同樣也可以解釋現在的年輕人在做的事情。
比如你會發現,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離職更普遍了。我們觀察到一個新的趨勢,叫做Minternship,翻譯過來是“中期實習”。也就是說,又不少年輕人會從一個行業離職,切換到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去獲取全新的技能。為了完成轉型,他們可能會到新領域去做實習生。
比如我們就瞭解到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咖啡師在30歲的時候辭職,轉而要去當律師。對於年青一代來說,這種切換並不奇怪,因為他們知道生活當中隨時有新機遇,他們知道,自己在一生當中會有好幾種職業,好幾個發展方向。
所以當我們說年輕人在“遷徙”、在“流動”,本質上是說他們在不斷地進行自我迭代,在發現新的自我。
回覆列表
這份資料報告基於全網使用者採集的7998份海量資料和多平臺問卷,收集描摹出2018年度中國90後為主的年輕女性生活情感畫卷。
她們關於婚姻戀愛態度更加理性和現實,除了彼此三觀一致,她們同樣在乎……
而且有非常強烈的消費意願,對容貌、健康、自我成長都有很高預期;
在職業發展方面,她們對自我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有樣東西依然是女生的軟肋……
在愛美、追求品質生活的同時,她們也不忘充電提升自身素質和修養,在參加自考和做題量方面,巾幗不讓鬚眉,而這幾個專業最受女孩子自考青睞……
但是!無論是單身還是處於戀愛中,不同的情感狀態並不能阻礙女性對幸福的需求和嚮往。
總的來說,生活獨立自主、職場考場上進奮發、講究品質生活,愛情理性浪漫,這些詞語已經成為新一代女性的典型標籤,願你們每一個人都成為更好的自己,愛情事業學業2019年全豐收,獲得更美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