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能受到溼熱的侵襲,溼氣侵襲到上焦,就會出現有痰難咳或早起痰多的情況。溼屬陰,熱屬陽,陰陽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寒熱並存,就會出現溼熱體質。就是體內溼熱。
症狀
嗓子很難受,總感覺喉嚨裡有痰卻咳不出來,還覺得渾身黏糊糊的。溼熱天氣,這類人還會出現渾身黏糊糊的感覺。長期遭受溼熱侵襲,體溼的人就會出現倦怠、不想動彈、臉上出油多、頭髮容易髒、舌苔膩等症狀。還有不少人早上起來後口臭,不想吃飯或者吃飯後覺得胃脹,大便稀、黏,排起來費勁等症狀。除此之外,女性如果出現臉上長“痘痘”、白帶增多發黃等現象,也可能受溼熱侵襲了。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溼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屬生命中“土”的年齡段,體內溼氣比較重,夏秋之交屬中醫所說的“長夏”季節,也對應五行中的“土”,內外相合,溼上加溼,更容易出現上述症狀。
如果溼熱侵襲到小孩,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瀉、大便不順暢。如果溼熱侵襲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現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狀。土生金,“土”受侵襲影響到肺“金”,就有痰卻咳不出來。
成因
溼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溼,分外溼和內溼兩種。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因臟腑正常功能失調所致。消化不良,暴飲暴食,食用過多油膩、甘甜、厚味的食物,就會加重臟腑負擔,位於中焦脾胃肝膽最易受損,特別是脾最易受溼困,脾不能正常運化進而使機體“水溼內停”。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居住環境潮溼,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的。外溼束縛體表,脾運化功能受阻或脾運不健,水溼滯留,致使溼從內生。因此溼與脾臟的關係最為密切。
熱則是一種熱象。如辛辣或者熱性的食物吃多了,人體會滋生內熱。體內陽氣過盛,陰並制陽,也易產生熱象。水溼滯留過久會化熱,而陽熱的人則因水溼入侵而形成溼熱。溼熱是指人體內的溼與熱同時存在的現象。
溼熱體質是以溼熱內蘊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所謂溼熱內蘊是指溼熱蘊於中焦脾胃及肝膽。水溼阻滯氣機,與熱邪相合,形成溼熱交困的局面。陽熱因受水溼困阻而難以正常執行,水溼受陽熱燻蒸而使陽氣更受損傷。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即常食味厚、脂多、油膩的食物會導致溼熱內蘊,易患疔瘡之類的疾病。《讀醫隨筆》中說:“病痙者,其人必平日溼重而氣滯,或血燥氣澀也。”即溼熱體質者體內溼氣較重,且容易引起氣滯,或者有血燥熱、氣機不暢的現象。《溫熱論》中說:“有酒客裡熱素盛,外溼入裡,裡溼為合。在陽之軀,胃溼恆多;在陰之體,脾溼亦並少,然其化熱則一。”意思是說,常飲酒、內熱盛的人,受外溼入侵易生溼熱。陽熱的人,多有胃溼;陰盛的人多有脾溼。有溼的人受熱邪時只會形成溼熱。
用藥注意事項:
1、透過對溼熱證三型的辨證分型,能是醫者初步辨別出溼邪與熱邪之熟輕熟重,以便對清熱藥和利溼藥的選用相應地有所側重:初起溼重於熱者,以利溼藥為主,清熱藥為次;隨著病程病的發展,溼漸化燥化熱,演變為熱重於溼時,則應以清熱藥為主,利溼藥為次;溼熱俱盛者,則清熱與利溼並舉。辨別溼熱之偏輕偏重,最簡單但是最有效的方法:首先是看舌苔;其次問口渴。若溼重熱輕者,舌苔白且膩,口淡不渴;溼熱並重者,舌苔黃厚膩,口渴不欲飲,或口渴而喜熱飲;熱重於溼者,舌苔黃微膩或黃燥不膩,口渴明顯而欲飲。
2、清熱藥與利溼藥大多數為寒涼之品,屬於“陰柔”之藥物,其性凝重粘滯,守而不走,較難以運化而影響療效,而且也會影響脾胃的功能。所以,使用此類藥物時,應酌情配伍溫燥行走之品。以促使氣機的升降出入,並有助於藥物的運化,同時也保護了脾胃功能,從而提高了療效。
3、使用清熱利溼藥通利小便,難以避免地會耗傷津液。所以,運用清熱利溼法時應該適可而止。素體陰虛液虧者慎用本法,或酌情配伍養陰生津之品。不兼溼邪或溼邪已化燥化火者,忌用本法。
人可能受到溼熱的侵襲,溼氣侵襲到上焦,就會出現有痰難咳或早起痰多的情況。溼屬陰,熱屬陽,陰陽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寒熱並存,就會出現溼熱體質。就是體內溼熱。
症狀
嗓子很難受,總感覺喉嚨裡有痰卻咳不出來,還覺得渾身黏糊糊的。溼熱天氣,這類人還會出現渾身黏糊糊的感覺。長期遭受溼熱侵襲,體溼的人就會出現倦怠、不想動彈、臉上出油多、頭髮容易髒、舌苔膩等症狀。還有不少人早上起來後口臭,不想吃飯或者吃飯後覺得胃脹,大便稀、黏,排起來費勁等症狀。除此之外,女性如果出現臉上長“痘痘”、白帶增多發黃等現象,也可能受溼熱侵襲了。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溼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屬生命中“土”的年齡段,體內溼氣比較重,夏秋之交屬中醫所說的“長夏”季節,也對應五行中的“土”,內外相合,溼上加溼,更容易出現上述症狀。
如果溼熱侵襲到小孩,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瀉、大便不順暢。如果溼熱侵襲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現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狀。土生金,“土”受侵襲影響到肺“金”,就有痰卻咳不出來。
成因
溼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溼,分外溼和內溼兩種。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因臟腑正常功能失調所致。消化不良,暴飲暴食,食用過多油膩、甘甜、厚味的食物,就會加重臟腑負擔,位於中焦脾胃肝膽最易受損,特別是脾最易受溼困,脾不能正常運化進而使機體“水溼內停”。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居住環境潮溼,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的。外溼束縛體表,脾運化功能受阻或脾運不健,水溼滯留,致使溼從內生。因此溼與脾臟的關係最為密切。
熱則是一種熱象。如辛辣或者熱性的食物吃多了,人體會滋生內熱。體內陽氣過盛,陰並制陽,也易產生熱象。水溼滯留過久會化熱,而陽熱的人則因水溼入侵而形成溼熱。溼熱是指人體內的溼與熱同時存在的現象。
溼熱體質是以溼熱內蘊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所謂溼熱內蘊是指溼熱蘊於中焦脾胃及肝膽。水溼阻滯氣機,與熱邪相合,形成溼熱交困的局面。陽熱因受水溼困阻而難以正常執行,水溼受陽熱燻蒸而使陽氣更受損傷。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即常食味厚、脂多、油膩的食物會導致溼熱內蘊,易患疔瘡之類的疾病。《讀醫隨筆》中說:“病痙者,其人必平日溼重而氣滯,或血燥氣澀也。”即溼熱體質者體內溼氣較重,且容易引起氣滯,或者有血燥熱、氣機不暢的現象。《溫熱論》中說:“有酒客裡熱素盛,外溼入裡,裡溼為合。在陽之軀,胃溼恆多;在陰之體,脾溼亦並少,然其化熱則一。”意思是說,常飲酒、內熱盛的人,受外溼入侵易生溼熱。陽熱的人,多有胃溼;陰盛的人多有脾溼。有溼的人受熱邪時只會形成溼熱。
用藥注意事項:
1、透過對溼熱證三型的辨證分型,能是醫者初步辨別出溼邪與熱邪之熟輕熟重,以便對清熱藥和利溼藥的選用相應地有所側重:初起溼重於熱者,以利溼藥為主,清熱藥為次;隨著病程病的發展,溼漸化燥化熱,演變為熱重於溼時,則應以清熱藥為主,利溼藥為次;溼熱俱盛者,則清熱與利溼並舉。辨別溼熱之偏輕偏重,最簡單但是最有效的方法:首先是看舌苔;其次問口渴。若溼重熱輕者,舌苔白且膩,口淡不渴;溼熱並重者,舌苔黃厚膩,口渴不欲飲,或口渴而喜熱飲;熱重於溼者,舌苔黃微膩或黃燥不膩,口渴明顯而欲飲。
2、清熱藥與利溼藥大多數為寒涼之品,屬於“陰柔”之藥物,其性凝重粘滯,守而不走,較難以運化而影響療效,而且也會影響脾胃的功能。所以,使用此類藥物時,應酌情配伍溫燥行走之品。以促使氣機的升降出入,並有助於藥物的運化,同時也保護了脾胃功能,從而提高了療效。
3、使用清熱利溼藥通利小便,難以避免地會耗傷津液。所以,運用清熱利溼法時應該適可而止。素體陰虛液虧者慎用本法,或酌情配伍養陰生津之品。不兼溼邪或溼邪已化燥化火者,忌用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