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3405829898

      在生產實踐中,防治白粉病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輪作與非寄主花木輪作2至3年,以減少病源。  (2)加強培育管理晚秋到次年早春越冬期間,徹底清潔苗圃,掃除枯枝落葉,剪去病蟲枝集中銷燬。生長期間及時摘除染病枝葉,徹底清除落葉,剪去病蟲枝和中下部過密枝,集中銷燬。不宜種植過密,棚室加強通風換氣,以降低溼度。及時排除田間和花盆積水,澆水不宜多,從盆邊澆水,不使莖葉淋水,減少病菌傳播和發病機會。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  (3)預防大棚內花木發病大棚育苗種植前,徹底清除棚內所有植物,清掃棚室,用藥物燻煙等手段嚴格消毒。嚴防病苗入室,棚內儘量種植單一花木品種,避免混植,以防交叉傳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徹底銷燬棚內病株後,才能開棚,以防病菌孢子傳播到棚外。  (4)藥劑防治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劑稀釋液噴或塗枝幹。注意,瓜葉菊等易受藥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噴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滅越冬菌源。  (5)生長期在發病前可噴保護劑,發病後宜噴內吸劑,根據發病症狀,花木生長和氣候情況及農藥的特性,間隔5至20天施藥一次,連施2至 5次。一季花木,一種內吸劑只能施1至2次。要經常更換農藥種類,避免病菌產生抗藥性。  (6)經常使用的保護劑有50%硫懸浮劑500至800倍液、45%石硫合劑結晶300倍液、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 70%代森錳鋅400倍液。  (7)內吸劑有50%多菌靈500倍液、75%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病害盛發時,可噴15%粉鏽寧1000倍液。  (8)抗菌素類有2%抗黴菌素水劑200倍液、10%多抗黴素(寶麗安) 1000至1500倍液。  (9)其他藥物還有小蘇打500倍液,可在發病初期每3天噴1次,連噴3 至6次。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噴一次,連續噴3至6次,沖洗葉片到無白粉為止。種植在大棚、溫室等保護地內的花木,除了噴上述各種藥劑外,還可施燻煙劑和粉塵劑。種植前或結束後要進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勻混合,分成10堆,用燒紅的煤球或木炭點燃,不能用明火燃燒,關棚一晝夜。在燻蒸過程中要嚴防火災。花木生長期燻煙易發生藥害,應慎用。植物生長期在發病前用45%百菌清煙劑每67平方米用25克或噴5%百菌清粉塵劑每67平方米用100克。

  • 2 # 你看一下啊過期

    白粉病是一種較重的病害,全國各地都會發生,無論保護地還是露地栽培,整個生育時期都會發生,俗稱白毛病、粉黴病。多發生在結瓜期和成熟期。病害一旦發生,發展迅速。若不及時防治,會導致瓜葉焦黃,植株早衰,落瓜化瓜。

    (1)症狀 此病主要侵染葉片、葉柄和蔓莖,葉下面,果實受害較少。葉片正面或背面長出小圓形白色粉狀黴點,不久逐漸擴大或較大的白色粉狀黴斑,嚴重時整個植株被白色粉狀黴層所覆蓋。

    (2)發病條件 病原為單絲殼白粉菌。病菌隨空氣傳播。發病適溫15~28℃,分生孢子在高於30℃以上或低於1℃以下時,很快失去活力,對空氣溼度要求不嚴,發病溼度45%~75%均可發病,80%~90%為最適宜。植株過密、通風不好、過量施用氮肥、植株長勢差都易發病。保護地栽培在高溫、通風不良時,下部老葉發病重。露地栽培則在夏秋乾旱、連陰天、時晴時雨時流行。氮肥過多,或生長勢弱、發病重。

    (3)防治方法①要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整枝打杈,適當增施磷、鉀肥,及時清除病葉病株,加強通風透光。

    ②保護地可用45%百菌清煙霧劑燻。

    ④20%福星8000倍液噴霧。

    ⑤5%粉鏽寧2000倍液噴霧。

    上述藥劑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假已經休完要去上班的寶媽應怎麼儲存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