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衣帶漸寬終不悔never
-
2 # 和古人談心
潼關南源一戰,李自成慘敗,只有十八騎逃入商洛山中。當時明軍的將領是洪承疇。洪承疇雖是一介文人,但他鎮壓農民起義是兇狠的。李自成逃入商洛山中,洪承疇還是不放過,非要趕盡殺絕不可。這時剛好清軍入侵,朝廷調洪承疇守衛山海關,李自成逃過一劫。後來各地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這就給了李自成機會。特別是河南大旱,餓孚遍地。李自成從商洛山中殺出,幾十萬饑民雲集在李自成麾下,牛金星李巖宋獻策的加入,使李自成的勢力迅速壯大。經過數次血戰,擊敗明軍主力,攻佔北京,登基稱帝。
清兵入關,李自成雖是一敗再敗,也沒有立即消亡。大順軍的餘部堅持抗清十多年,只是到南明的勢力徹底瓦解,大順軍才逐漸消失。他的失敗史家有很多論述。我認為不能光把它歸於天意。李自成本身的素質是比較好的,但他的侷限性也很明顯。他不懂得網羅人才,對待明朝的官員一棍子打死。特別沒有意識到清軍的威脅,忽略了山海關的重要性。登基稱帝太急了。周圍強敵環伺,還有心情封王拜相。倘若他能立即出兵山海關,滅了吳三桂,派兵鎮守山海關,拒清兵於關外。然後打過長江,直取南京,待江山一統,再來稱帝,豈不完美?
-
3 # 史海驚奇錄
李自成的最終敗亡,其實與天意無關,是他自己作死。
也許,這都是因為他手下的義軍發展太快的緣故吧。規模是上來了,但是管理卻沒有跟上,於是義軍內部一片混亂。他們進入京城後,一時間失去了秩序,燒殺搶掠與土匪無異。
說到底,這也是歷朝歷代農民起義的侷限性所致。李自成及其兄弟們都是窮苦出身,被壓榨得心理產生了一定的扭曲,於是便無比的仇富仇官。入京後,他們對那些有錢的以及當官的,也不問青紅皂白,通通都是橫加壓制打擊。
偏偏他身邊又沒有足夠高深的文人謀士來輔佐他,盡是些目光短淺的武夫。大概,種田出身的漢子們總是看不慣那些酸臭文人吧。但無奈的是,治理國家沒有他們又不行。
李自成麾下義軍雖眾,但頂多只算是些烏合之眾,並沒多少凝聚力。如果打了勝仗,大夥暫時還個統一的目標,倒也能夠臨時聚在一處;而一旦敗了,自然就是樹倒猢猻散。這狀態其實跟聚嘯山林的匪徒並就一路貨色。
信念義軍還要去惹吳三桂,把人家愛妾給佔了。這事,放誰身上都難忍嚥下這口氣。於是,三桂把滿清給引入了關內。
清兵也不含糊,打著為明朝皇帝報仇的旗幟,讓自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這一下,義軍明顯感到了被動。加之前期跟那些士紳階層結仇,樹敵太多。
作為一盤散沙般的亂兵,加之民心已失,面對編制正規的各路王師,李自成豈有不敗之理?
歷史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李自成推翻明朝是一種偶然,但沒有李自成便會有張自成王自成,所以當時明朝被推翻也是一種必然。李自成被滿清所滅是一個偶然,但是他的倒行逆施,被其它勢力擊敗也是一種必然。
-
4 # 另類文史
另類君開講^_^
答案有兩個:陣營和民意。
李自成和明軍打的時候,他有雄厚的民意基礎。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封建王朝都亡於流民之手。流民是什麼人?流民是失去土地後流離失所的農民。
明末天災人禍不斷,連年乾旱加上東林黨那幫壞種的折騰,全國餓殍遍地,稅賦卻不降反增,農民不造反就只有餓死,所以李自成被打殘後,振臂一呼應者雲集,他不缺兵,只要有一口氣在,他隨時都能招來千軍萬馬,
而和他對打的明軍就沒這麼幸運了,東林黨把持的兵部和戶部只知道往自己兜裡裝銀子,調動兵馬卻拿不出糧餉,甚至為了私吞軍費,竟指揮兩隻軍隊以“平定叛亂”為名相互廝殺!
就這樣,李自成的流民大軍隨時都能原地滿狀態復活,隨時暴打明軍!
可李自成的軍隊遇到滿清八旗軍就不行了,
滿清八旗軍是遊牧民族,是根紅苗正的流民。八旗軍就是為戰爭而生,為戰爭而存的。
李自成打“內務不整”的明軍還可以,對陣“精兵良將”的八旗軍那就是以卵擊石,加上李自成軍紀渙散,手下士兵感染鼠疫,硬碰八旗軍那就只有被吊打的份了!
以名將吳三桂的實力,尚且在多爾袞跟前奴顏婢膝,李自成這種戰五渣嘛,那就“呵呵”了吧
-
5 # 145590937宇
因為那時候的他深的民心,有農民的支援,所以敗了可以捲土重來,還一個清朝剛剛開始,八旗軍都是驍勇善戰的,農民起義軍和他們比較起來肯定有一定差距,
-
6 # 離子體
這個實際上很簡單,李自成面對的是一個王朝的兩個時期。大明已經到了王朝末期階層固化各種社會問題和階層矛盾激烈面對造反的李自成誰都想獲得好處而不想真的消滅他當然除了皇帝;清王朝正是興起之初,統治上層未定,各方勢力為了能成為上層的階層,當然是盡力的表現自己,殺李自成不過小菜一碟,一群造反的烏合之眾和訓練有素的軍隊那是天壤之別。
-
7 # 成都曾經送外賣大叔
李自成起義被刻意美化了,其實他的老底就是一幫流寇,到處打游擊,沒有自己的地盤,也沒有管理國家的經驗和方法,就是一幫做大的土匪,失敗是必然的!
-
8 # 鈺文話歷史
與天意無關。與崇禎有很大關係。當年孫傳庭將闖王打的一十八騎幾乎快要將闖王消滅的時候,崇禎卻命令孫傳庭防衛後金。崇禎的失誤給了闖王繼續做大的良機。錯過了那次消滅闖王的最佳機會。明末年間,朝廷腐敗不堪,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流離失所,加上各種天災和苛捐雜稅,使得農民被迫反抗加入農民起義的隊伍,最後,闖王帶領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崇禎上吊自殺。本來闖王可以開創一個偉大的王朝,卻錯失良機,縱容部下洗劫北京城,不到兩個月時間裡,民心喪失,最終導致吳三桂開啟山海關,迎接清軍入關。清軍入關後,在吳三桂和闖王大戰中漁翁得利。而且,多爾袞比闖王明顯更有政治智慧。以為報崇禎之仇進入北京,大獲明朝百姓民心。從此,歷史天平開始向清傾斜。清軍入關後,很輕易的滅掉流寇部隊。李自成始終不是明太祖。始終不是劉邦。他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他沒有脫離農民階級的侷限性,而且治軍無方。
-
9 # 仁者厚德載物
與歷代改朝換代的起義領袖相比,李自成的運氣不太好,劉邦在推翻秦朝以後遇到的對手項羽明顯不如自己強大,最終劉邦消滅項羽建立西漢一統天下。劉秀昆陽之戰輕鬆打垮王莽的新朝軍隊主力,導致新朝輕鬆被推翻,劉玄王郎公孫述等對手同樣平庸,劉秀建立東漢一統天下水到渠成。朱元璋北伐攻克北京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更加勢如破竹。而李自成千辛萬苦推翻明朝建立大順政權以後,卻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關外有比明朝更加強大狡猾的滿清政權在虎視眈眈,還有漢奸吳三桂引狼入室,南明及張獻忠的大西政權也對李自成落井下石,加上李自成集團的人才實力遠不如劉邦集團劉秀集團朱元璋集團,最終為滿清作嫁衣也在情理之中
回覆列表
闖王李自成敗給清軍的歷史不是天意,而是“自作孽,不可活”。自從大順軍在山海關戰役中敗給了清軍和吳三桂的聯合部隊之後,損兵折將,士氣不振,就退至京城休養生息。奈何不久便被清軍攻入關中,李自成只得退居後方大本營(今晉陝一帶),一逃再逃。昔日雄風不在,為何?我就來說一下清軍入關前,李自成集團自推翻明朝佔領北京之後做的好事。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勢如破竹,大敗明軍,順利進駐京城。但此時的他沒有意識到大明王朝已滅亡,自己需要進一步發展壯大,再次統一全國。安定四方。他進城之後做了一件非常荒唐的事,由於大順軍是一支地地道道的農民起義軍,它屬於農民階級,李自成的階級意識使他非常痛恨地主、官僚階級,所以大順軍一到京城就想著如何懲治當時的地主、官僚集團,李自成就命令手下查處京城的各級官僚,沒收財產,強勢壓制地方官僚,其中就包括吳三桂的府邸,據說吳三桂的妻子就是被劉宗敏侮辱了,吳三桂氣炸了,就投奔清軍去了。由此,李自成給自己又多增加了兩方敵人,官僚階級和吳三桂軍隊。就在這一年,清軍和吳三桂在山海關大敗李自成,李回城後,清軍和吳三桂不久即兵臨城下,此時京城內的官僚階級聯合清軍,來個裡應外合,順利擊退大順軍,至此大順軍退回大本營,一蹶不振。
所以說,不是清軍入關就完了,而是李自成自己毀在了自己手上,他沒有大局意識和政治頭腦,本來就已經兵敗山海關,再加上京城內早已被他弄得失去人心,天時、地利、人和均失,此時的李自成自然不堪一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