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之初呼吸科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是極高的,發展中國家, 10歲前的感染率為70% ~ 90%,成人胃炎、胃潰瘍者的胃黏膜中檢出率高達80%~100%。

    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沒必要過於恐慌,因為大多數人的胃中都會感染,正常情況下,我們沒必要管他,而且目前醫學上也無法判斷正常情況下他到底有沒有危害,甚至有些研究發現,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後,能夠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健全,以後發生哮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的機率會大大降低,但是成人體內感染幽門螺桿菌,似乎又會加重某些過敏性疾病。

    但是目前醫學上公認的是,只有沒有引起胃病,無需刻意治療,但是一旦引起胃潰瘍等疾病,就必須及時治療,如果放任不管,那麼,他會持續的造成胃部損傷,在胃部被反覆的損傷、修復、再損傷、再修復過程中,就可能誘發胃部的細胞突變,形成癌細胞,所以幽門螺桿菌感染被認為是胃癌的一大重要原因。

  • 2 # 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幽門螺桿菌的持續感染是胃癌的誘發原因之一,而胃癌是中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佔消化道惡性腫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有資料顯示,中國每年新發胃癌患者40萬人,死亡人數30萬人,且青年人患胃癌的比例在增加,在中國一般人群中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高達50%-80%,屬於高感染國家,而它的感染在中國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胃癌的高發區域。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區都有明顯的特色飲食風俗,各地飲食習慣也不盡相同,所以胃癌患者也存在明顯的地域特異性,比如:山東、遼寧、福建、甘肅、青海、寧夏、吉林、江蘇、上海等地都是胃癌的高發區域。

    一般來說,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引起這種細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並導致胃潰瘍和胃萎縮,嚴重者則發展為胃癌。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患者的普遍症狀為:食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狀,如暖氣、腹脹、反酸和食慾減退等。有些患者還可出現反覆發作性劇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2018年3月22日,《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對於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是否會降低組織學改變和預防異時性胃癌這一問題,公佈了最新的隨機、雙盲、單中心的前瞻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根除幽門螺旋桿菌能夠降低異時性胃癌的發生風險。

    所以及早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及時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殺滅幽門螺桿菌,對預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義。其實消滅幽門螺桿菌並非難事,90%的細菌感染者經過1~2周治療後,體內的幽門螺桿菌往往能被消滅殆盡,早發現早治療幽門螺桿菌,也可降低胃癌的發病率。

    “人-人”“糞-口”是主要的傳播方式和途徑,比如母嬰傳播、接吻傳播、不潔餐具、聚餐傳播等,亦可透過內鏡傳播,而且幽門螺桿菌感染在家庭內有明顯的聚集現象。父母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其子女的感染機會比其它家庭高得多。對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家庭調查提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家庭中的“健康人”,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率為64%,明顯高於同年齡組無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家庭的“健康人”。

    預防幽門螺桿菌,首先第一步,改變傳統的就餐方式,最好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飲暴食,造成胃的壓力增大,也是避免胃癌的誘發原因;除此之外,飲食上還應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燒烤類,加工肉類食物,少食不健康食物;另外還應保持適當鍛鍊,增強免疫力及抵抗力;保持健康身體,從現在做起! 

  • 3 # 每日微健康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由高到低為華西地區、華東地區、華南地區、華北地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以西藏地區感染率最高。

    感染幽門螺桿菌後一般會出現口臭、噯氣、反酸、胃痛……等症狀。

    根據統計,在胃潰瘍患者中,幽門螺桿菌的檢出率約為80%;在胃癌患者中,它的檢出率約為85%;在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檢出率為85%~95%;而在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中,檢出率更是高達95%~100%。顯然,幽門螺桿菌跟很多胃病都密切相關。

    想要遠離幽門螺桿菌,首先得從口腔入手,用清幽牙膏清除口腔幽門螺桿菌。接著再結合三聯、四聯療法,清除胃部幽門螺桿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脖子上的頸紋很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