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93827825745

      黃緣一定要幹養,千萬不要整天泡在水中.注意黃緣別病,病了難康復,但是隻要維持好,一般不輕易病。還是好養的,我指成年龜。  吃可以吃蛋黃,肉糊,小蚯吲之類 也可以  看了絕大多數朋友們提倡的都是潛水養,水位剛剛沒過龜背即可。  一開始剛剛請來龜苗的時候,就對這種說法產生了懷疑。原因呢,是因為小的時候開動物科普書,有一篇講到丹頂鶴,幼鶴小的時候,是會游泳的,生長到亞成體之後,這種技能就逐漸消失。這就是動物幼體的自我保護技能。  說到龜呢,雖然成體龜都有著甲來保護自己,但是幼龜呢?他們也有龜甲,但是朋友們都知道,幼龜的甲有多麼柔軟,絕對絲毫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那麼他們依靠什麼來保護自己呢?只能是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依靠環境來保護。黃喉還好,顏色比較暗一些,黃緣的顏色可能就比較吸引目光了。大家知道,皖南山區有很多水鳥都是以魚蝦為食的,相信有龜他們也不會放過,相比於陸地來說,水中的環境相對來說要安全一些,深水比潛水更安全。因此,水應該是他們最好的保護。  另外一個懷疑的依據,就是黃緣的腹甲,為什麼幼體的時候不能閉合,只有隨著逐漸長大才會產生韌帶?  個人對此的理解是,這是黃緣幼龜對於食物能量的自身合理分配導致的。黃緣幼體要保護自己,最主要的就是增加體重,增加龜甲的硬度,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主要是放在這一方面。而龜甲足夠硬,足夠防禦外來攻擊的時候,在把營養的使用重點放在腹甲的韌帶和肌肉中。從成體黃緣腹甲閉合的力度來看,韌帶和牽動韌帶的肌肉是非常強悍的.  現在說說我自己的飼養經驗,或許有些可以供廣大龜友參考的地方。  首先宣告一點,我前面所說的深水養龜並不是單純的只有深水,畢竟龜是爬行動物,是水陸兩棲的,所以在深水的飼養環境中還是要有一定的供龜爬出來曬太陽啊,休息啊,或者藏身啊的地方。這一點在前面沒有說清楚,在這裡重申一下。  在我自己飼養幼龜的環境中,因為我還是個新手,條件有些簡陋,就是用的整理箱,加上一些沉木,石頭之類的東西。對比兩種環境,幼龜有如下表現,我也得出了用深水養龜的結論。  環境一:潛水,水剛剛沒過龜背。另有沉木供龜曬背,休息。龜的反應:到處爬,表現出很不安的狀態,晚上到夜裡一兩點鐘(因本人經常夜班到這個時候才回來),龜還是在無休止的想要逃出來。在餵食的時候,當時喂的是蚯蚓,幼龜咬住蚯蚓之後,總是拖著跑來跑去,不能夠平靜的進食。  環境二:深水,水深約兩倍幼龜背甲。另有石頭供龜曬背,休息。並使用沉木在石頭邊上各了一個小棚子供龜藏身。龜的反應:大部分時間總是在水裡,或者在沉木下藏身,只有曬背的時候才爬上石頭。在餵食的時候,龜拖著蚯蚓到水裡,或者沉木下,吃完了就會出來再次覓食,很大膽。  因此,對比兩種環境,個人認為,深水中的環境能夠給龜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讓龜更有依靠和歸屬感。  經過這些試驗,我才得出以上的結論,也才敢拿出來和眾龜友討論分享。  以上有什麼不到的地方,大家一起討論,謝謝大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遊期間,有沒有遇到過令你不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