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6930103274
-
2 # 非正常人類研究員001
前兩年大學時我就在想這個問題,我的看法一是需要有獨立的資金作為支撐。二是就像一些指標一樣如果每年學生因體育受傷的人數低於一定的比例就不能責備教師的“過錯”。
而文中只是強調和鼓勵沒有實質性的東西,只能說這是冠冕堂皇的話不起任何作用,有的也是那逼迫一線去搞的形式主義!
-
3 # 小溪6684
教育部的規定很好,我支援,我問教育部,下面學校不執行,你有沒有監督機制,你沒有監督機制,那你的規定就是一紙空文!
-
4 # 塵埃落定幸運兒
上體育課發生意外,如果家長找老師,學校能承擔責任,能讓老師安心工作,教育部門能擺平家長,那就能正常上體育課,要不然,一切檔案就是廢紙好看不實用
-
5 # 手機使用者61076470531
現在的體育課,許多學校許多老師為了安全的確取消了很多教學內容。現在是安全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如果不講出了安全事故首先查記錄,就憑無記錄你就脫不了干休
-
6 # 正義81855781
跌跌碰碰是每一個小孩成長的必經之跌,你不讓他跌倒他永遠不懂爬起來,你不讓他從小捱點苦以後他經不起風雨,簡單點說一個道理小孩子從小就太過講究日常飲食,當某一日吃了一點可能不太乾淨的東西可能會發病,如果一個捱過苦而不太選吃的孩子他可能沒事,體育是一項體能課,沒有強壯身體那來的以後,你今天慣著你的孩子,以後生活和身體素質會讓他受苦
-
7 # 酸梅醬的小屋
我認為教育部的這一規定主要是從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一方面來考慮,孩子們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人總歸要活動,如果取消了體育課,那麼,孩子們一天到晚都要呆在教室學習文化課。
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的學生,所有的孩子們都是精力旺盛的,如果讓孩子們整天呆在教室學習文化課,而沒有體育課去做調節,一是孩子們的精神受不了,二是孩子們的身體健康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三是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上體育課有利於促進他們的身體成長,四是上體育課可以讓孩子們學到一些技能,比如說廣播操、籃球、足球、立定跳遠、體前屈和仰臥起坐等等,這些孩子們都是在學校的體育課上學會的,如果取消了體育課,怎麼還能讓孩子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這不符合我們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不取消體育課,各級黨委政府就要為學校做好安全辦學託底,讓學校沒有後顧之憂,而學校也要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這樣才是我們大家所希望的!
-
8 # 使用者5450149233272
是活動就有風險,人走路也會摔跤,更何況具有一定強度和競爭性的體育活動,一旦發生意外傷害,責任就全在學校和老師,學校現在是樓道有人管,操場有人管,學生在校園只能慢走,決不能跑,下課上側所也要排隊,後面緊張的同學己憋不住了,可前面同學排著隊悠閒的走,學校還敢放開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嗎?體育課也只能是伸伸腿,彎彎腰的康復練習!
-
9 # 小小師者
@敘州小學教育觀察 友人相邀,必當全力。多謝。
“學校不得行因為擔心發生安全事故而取消體育課”這項規定,是今天上午,教育部就7月底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舉行新聞釋出會上宣佈的。可以說這項規定是在《意見》的護佑之下,為了更好的開展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而做出的。小編的理解是:以前你們怕出事,怕校鬧,今後你們儘管好好的上體育,只要不違規操作,有《意見》來幫你們釐清責任,杜絕校鬧。
教育部選擇在新聞釋出會上,出臺此項規定,是飽含深意的。小編以為:第一告訴公眾,校鬧行為已經嚴重危害正常的教學秩序了;第二《意見》釋出實施了,校鬧行為將受到嚴厲打擊;第三就是體現了教育部等五部委治理校鬧行為的決心,給教育系統一個訊號,別怕校鬧,放心幹好教育。
這條規定的影響是積極的正面的更是多方位的。首先對於學校管理者而言,《意見》是保障,是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保證,可以輕裝上陣,按照教育規定抓好體育課、綜合實踐課、實驗操作、研學等專案的落實;其次對教師而言,《意見》是依靠,心裡有底氣,手下有規矩,就能無懼無畏上好課;再次對於學生而言,《意見》就是保證,保證自己的體育老師不再經常生病,保證了自己的體育鍛煉時間。最後,《意見》是助力,將極大助力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專案,對未來人口素質全面提升有些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意見》才是這次釋出會的主角,而此項規定則標誌著《意見》實施落地,也代表著五部委整治校鬧的決心,將對教育、教師和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將帶動教育生態系統的良性變革。 -
10 # 雨後山林靜
現在,確實有一些學校因擔心發生安全事故而取消體育課。體育課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健康的成長是離不開體育鍛煉的。體育能促進學生的生長髮育;能使其體格健壯; 能夠消除大腦疲勞,提高學習效率。體育活動還能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取消體育課後,僅靠孩子在家裡開展體育活動,會因為沒有強制性,而使孩子缺少鍛鍊。因此,我是不贊成取消體育課的。
本來,學校是會正常安排體育課和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的。但因近年來,學校發生了一些安全事故後,引來了家長的不理解,甚至出現“校鬧”等事件,讓學校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這些行為侵害了學校、師生的合法權益,挑戰了法律底線,影響了社會穩定。從而使學校迫於無奈而取消體育課。大家都擔心出事。做為校領導來說,誰願意來承擔這種天大的責任呢?
鑑於這種情況,日前,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 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對各類學校安全事故進行處理的機制和途徑。教育部相關發言人表示,體育運動、社會實踐活動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此《意見》一出臺,無疑是給了學校一顆定心丸,讓學校放心,大膽開展正常的體育教學活動。即使學生出了什麼意外,也不能讓家長來進行“校鬧”。影響正常的教育活動。
“校鬧”不僅僅是對學校有著負面的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其他的學生和家長對體育活動有恐懼感。有的家長看到後,會對學校做出負面的評價,認為學校不負責任或是體育課的運動量太大。其實,學校的體育活動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性別特點來安排的。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會出問題的。但是,不能保證沒有一點意外。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萬無一失的話,那最好的辦法就是永遠不要讓您的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在溫室裡長大。這種因噎廢食的辦法明顯是不可取的。
有的學生在上體育課時發生了意外。原因並不都是因為學校的體育課有問題。可能是這位學生的身體狀況本來就有點問題。只是他沒有告訴老師,老師並不知道。如果您的孩子身體有其他疾病或不舒服時,千萬不能隱瞞老師,一定要說清楚。哪些疾病是不能參加體育課的呢?
1、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生,不能上體育課。課外活動也要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參加運動量不大的活動。
2、患肝炎、腎炎、肺結核等剛病癒的學生,不能參加劇烈體育活動。
3、感冒發燒的學生也不能參加體育鍛煉。
4、飯後不宜立即參加劇烈活動。
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課之前應該注意的問題有:
1、體育教師要與醫務人員配合,建立學生的健康檢查制度,瞭解學生的健康情況。比如:是健康的還是體弱的學生。
2、體育教師要開展體育課前要安排並檢查場地是否安全,並設有警示標誌。
3、學生上體育課,教師要指導他們做好運動前的準備。避免拉傷肌肉。
4、學生在上課前,要提醒他們穿好運動鞋,衣服和褲子要寬鬆。身上不要攜帶任何物品。
體育課是學生不能缺少的重要課程,在國外,家長是非常支援老師,也非常支援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的。但是在開展體育課時,總難免會有一些磕嗑碰碰,也希望家長們能多多理解老師的難處。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學校連一節體育課都沒有的話,那真是孩子的悲哀。
-
11 # 浪之漫漫
規定的多了,一分錢都不值。別說體育課,多少學生除了上廁所外,都不讓出教室。簡直就是圈養豬!真要解決也不難,凡是在學校出的意外事故,一律政府負責。不就結了!
-
12 # 小牛物理
我曾經記得小學初中的時候,體育老師先讓我們圍繞操場跑三圈,然後虎臥撐50個左右,再練習籃球,離下課10分鐘左右的時候,玩下游戲,然後自由活動5分鐘,一節課基本都是滿的,也基本上很多劇烈運動,個別特殊學生可減少運動量,女生生理期可減少運動量,其他同學一律不得偷懶,也好像沒出什麼事,同學身體比較健康。但是現在到各個中小學去看看,體育課要不在教室上自習,要不在體育場做操,然後自由活動,汗都基本沒怎麼出,很多同學體質明顯差了,為什麼短短的二十年,就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呢?我個人認為有這些原因:
1.責任不明確
如果正常體育課出了事故,老師是不是有無限責任呢?現在一旦出了事故,那隻要在學校發生,不管是什麼原因,責任會無限放大,無良媒體然後窮追猛打,當事老師無法承受。這是責任沒明確。
2.家長不重視
因為高考沒有體育科目,所以只要文化好就行,至於體育,認為只要不生病就行,家長不重視,自然對小孩也有影響。
3.缺少吃苦精神
現在還是很多獨生子女的,家長長期溺愛,怕孩子會吃苦,缺少吃苦精神,自然體育課肯定是比較辛苦的,很多學生就消極對待。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體育課並不是體育老師或者學校不想上,是多種原因造成。我還有個建議,體育課也確實要多姿多彩一點,讓學生更有興趣,不能老是看到體育課就是在跑步做操,讓學生覺得體育課沒興趣。
-
13 # 敘州小學教育觀察
教育有焦點,我們有觀點!我是一名鄉村數學教師,在上一學年中也兼上全校的體育課。這個問題我自問自答,拋磚引玉!揭秘體育課逐漸減少甚至消失的原因。
網上有各種調侃體育課被擠佔的段子,體育老師被各種病,腿疼,感冒,牙疼……被各種不幸,父母生病,車禍骨折,妻兒住院……然後主科教師就堂而皇之的上起了自己的課。雖是網路段子,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體育課被擠佔的現實。
體育課,是我上學時最喜歡的課。如果做一項調查,學生最喜歡的一門課程是什麼,毫無疑問一定是體育課。
體育課能讓孩子們強身健體,鍛鍊體格,磨練意志,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培養合作拼搏精神同時與文化課相輔相成勞逸結合。
上至國家教育部,下到地方教體局對體育課程都非常重視,以我們這邊為例,課程設定上一二年級是每週4體育課,三至六年級是每週3節體育課。而且無論是檢查也好,各類檔案通知也罷,反覆強調要保證體育課的開展,保證學生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年還會進行現場考核。
但就是這麼一門上面重視,學生喜歡,作用明顯的課程在實際教學中逐漸減少甚至消失了呢?
揭秘體育課被擠佔的原因。1.因安全因素,因噎廢食,正大光明減少體育課!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2.最主要的原因恰如上面提到的網路段子一樣,體育課被語文教學英語等統考科目教師佔用,用於提高自己所教學科成績。(那些說老師上課不講補課講的家長,打臉沒? )特別是農村學校,一來以為山高皇帝遠心存僥倖,二來沒有什麼課後延時服務,三來自己學生也很少去外面輔導機構補習,全靠老師教學。以我數學為例,數學一週才4節課,教學時間真的是捉襟見肘。
3.師資原因。體育專職教師整體而言偏少,鄉村學校專職體育教師十分罕見。
4.天氣原因。天太熱或者颳風下雨,沒有室內運動空間的學校還真不好開展體育活動。
總結語,教育部出臺的意見正當時,保證孩子們進行體育鍛煉是利於學生健康成長,是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環。為一線教師正常行了提供了依據與保障,掃除了後顧之憂。就我個人而言,我堅決支援並已經在實踐教學中堅持。 -
14 # 孫震98
第一方面,政策很明確:每天不少於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體育每週3課時。從孩子身心發育各方面來講,文化體育需要平衡發展,如果每天沒有充足的體育運動量,文化課學習效果也不會好,從個人和社會來講,長久下去不重視體育帶來的就是,最後一代人的體質健康情況變差,給社會帶來各方面問題。所以體育課開課問題應該被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重視起來,每天一小時只是基本運動量,回家以後還應該保證孩子在校外也有充足的體育運動時間,至少每天一個小時(打遊戲不算)。
第二方面,到地方上,很多學校管理者依然是唯分數論,考試科目就拼命加課時,非考試科目就減少課時甚至到初高三就不排了,而地方教育局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落實政策不到位。其實這種情況很好治理,少開體育課的直接校長和教育局長問責免職就完了。
第三方面,還有些教育局和學校領導認為體育課容易出安全事故,出了事故家長就各種鬧事,媒體也會出報道成為負面輿情,所以就少開課。其實關於相關配套政策越來越完善,比如校方責任險、學平險等保險政策,還有剛出臺的打擊校鬧的政策等等,如果因為怕出安全問題而不開課實際上就是懶政惰政。
最後跳出體育課開課問題說說輿論監督,各種官方媒體自媒體包括媒體的稽核機構應該帶著一種對孩子終身發展、對民族發展負責的心態進行宣傳報道,比如這一段時間天天淨是高考狀元怎樣怎樣,其實教育工作五育並舉,德智體美勞各方各面都很重要,無論學校哪一個方面有成效有亮點都應該用關注高考狀元的那種報道力度進行宣傳,慢慢為教育發展創造出更寬鬆的社會環境才是正道。
-
15 # 楊肅非
2007年版、2014年版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還有2014年教育部《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明確要求:畢業時,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校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因病或殘疾學生除外)。
2017年,南開大學首開全國高校之先河,給畢業生頒發《體質健康證書》,曾一度引起了教育界和體育界以及新華社、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主流媒體的持續關注。2019年1月31日,江蘇省教育廳印發省教育廳關於在南京地區普通高等學校試點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級證書制度的通知。對於測試合格者頒發由校長簽發的學生體質健康證書。畢業年度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達到60.0-89.9分者,頒發合格等級證書;測試成績達到90.0分及以上者,頒發優秀等級證書。近日,安慶師範大學規定,從2019年起,應屆畢業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就不予頒發畢業證書······。
這是大背景我們首先要認識到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確保中小學生在校時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確保小學一二年級每週4課時,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週3課時,高中階段每週2課時。中小學校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這些是基本保障。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需要有延續性的做好學生體質健康的監測和課程設定,體育課程設定需要區別對待原則,不同身體條件,不同愛好興趣,都是左右學生是否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運動當中來的必要條件,並且充分發揮體育的教育功能,在運動中強化規則意識,受挫能力和拼搏精神!這種觀念的植入更多的需要家長的理解和支援,如果您愛您的孩子請讓他在體育運動中釋放自己!
-
16 # 風兒清
一、體育課的重要性
1.從課程設定上看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不僅關乎著自己的未來,也和國家的強盛息息相關。
體育課是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增強體質的重要渠道。教育部規定,小學生每天要運動一小時,小學一、二年級設定體育課四節,三至六年級設定體育課三節,每個年級都比原來增加了一節。還要求學校廣泛開展Sunny體育運動,這說明了體育課的重要性。為此,各學校盡力也增設了體育教師,以滿足教學的需要。
2.從學生喜歡程度看
體育課是絕大多數學生喜歡的科目,特別是在小學。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是活潑好動,坐久了,能到操場上打球、跳繩、奔跑,學生覺得很開心,很好玩。孩子們早就盯著課表上那幾節體育課啦。
有天,同事李老師跟我說,她數學有一個知識點沒有上完,今天沒有課了,想佔用一節體育課。但是,剛把這個想法告訴學生,膽大的學生,就叫起來了:“不要,我們想上體育課。”幾個數學尖子生也都低著頭不說話。李老師心想,學生不樂意,上下來效果也不好,就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上體育課去了。李老師對我笑著說:“體育課是孩子們的最愛啊,我還是不要奪人所愛了。”當然,學校領導是不允許老師們佔用體育課的,教育局領導來檢查也很關注體育課開齊了沒有?有沒有其它學科佔用體育課的情況?這說明從上到下,還是很重視體育課的。說到底也是關注學生的體能訓練情況。
二、為什麼會出現體育課減少的情況1.因為類似的“校鬧”事件
安徽宿州的學生因為上體育課,學生倒地昏迷,學校積極施救、送醫,最後還是搶救無效,這一事件引發了“校鬧”。類似這樣的校鬧,讓學校無法正常教學,學校為了安全風險,無奈地減少體育課,甚至取消體育課。其實,出現學生的意外傷亡事件,老師是非常難過的,畢竟對很多老師而言,學生是如同自己孩子般的存在。
以前聽說過“醫鬧”,近兩年出現“校鬧”,而且日趨嚴重。學校畢竟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我無法想象學生目視“校鬧”場景,會產生怎樣的心理,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教育部規定,學校不得因為安全問題,取消或減少體育活動,我是贊成的。但這也需要上級部門解決學校對於不正常“校鬧”的顧慮,才會有更好地執行力。
2.存在文化課擠佔體育課的現象
有不少學校,會出現語文、數學課侵佔了體育課的現象。因為語文、數學是要進行期末考的,是有成績監控的。但是,體育課少上一節,也看不出什麼問題。
這種現象不僅會導致學生的身體得不到鍛練,還會引起學生的牴觸情緒。想想看,學生眼巴巴盼著的體育課被佔用了,心裡能不逆反嗎?再說,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對學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學生上好體育課舉足輕重,我是很不希望看見體育課被擠佔。
3.體育教師配備不足
一些鄉村學校師資不足,不少體育教師是兼職的,很難上夠足量的體育課,這種情況不是學校可以解決的。當然,因為政府採取了積極的措施,這樣的情況正在逐漸減少。
總結語:雖然有些學校減少和取消體育課是不得已之舉,情有可原。但是教育部規定學校不得因為擔心安全事故而取消體育課是正確的。希望學校的正常教學行為能得到保護,保障學生能在學校好好上體育課,學到體育技能,提高身體素質,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回覆列表
應該取消吧,因為如果孩子上體育課摔倒了,或者摔死了的話,家長會把學校告倒,把體育老師告個家破人亡,這時教育局為了維護學校的聲譽,把當事的體育老師停職審查或者乾脆開除,所以千萬不能讓學生上體育課,萬一出事了害學校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