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尚卿

    現代人的話題較理智,比較中性,說說孩子,房價,趣聞等。現在人與人之間面對面交流很少,誰也不願找不痛快。所謂精神生活就是去廟裡燒燒香,拜拜佛,把命運交給佛祖,然後該幹嘛幹嘛去。

  • 2 # 新浪陽春白雪

    話題除了物質沒有別的,只能說明現在人比較理志現實,與精神匱乏沒有必然聯絡。

    熟人見面,無需過多客氣,往往是直奔主題,聊點實際的,喜歡談感情的多是好嘴不辦實事,時間長了,就會被疏遠謾待。多數人喜歡心直口快,辦事利索的,而討厭那種理由一堆,辦事拖拉亂推的人。

    生人見面,更應談實惠的事,不應來虛的,談感情的多是騙子,好話不要錢買,能騙取信任就行。當時說的你感動流淚,背後可能是騙子。無故獻殷勤,非奸即盜。對入世未深的年輕人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來說你好的要有警惕性,來指責你的要檢查自己有沒有錯。錯了就改,不錯要想清楚,他為什麼指責你。

    對於只談物質,不亂扯的,都是正常人,簡單談談就散了,各忙各事去了。

    再談精神匱乏的人。那些無事可做,不能靜下心來,東溜西逛,喜歡找人閒扯,不談正事,好拿別人缺陷取樂等等。都是精神匱乏的人。這類人的特點是無雅味,喜低俗刺激,好笑話別人。

    而精神生活正常的人,有穩定工作,有業餘愛好,個人小情趣。下了班,就樂在其中,專心於愛好之中。與人交談也是同道中人,彼此交流經驗,共同沉浸在快樂中,這些人應是幸福高雅的人。

  • 3 # 老謝82788466

    拋開物質只談精神似乎有點無根的感覺,所以還是物質與精神的對立統一。對物的態度看法正好才包含著精神及其對物的量度。

    對普通大眾來說衣食住行,家庭子女教育,孝敬老人,天氣收成,工作實際,休閒吃飯玩樂等等都可能成為即時的話題,這怎麼能分清什麼是純物純精神?

    所以基於對實際的期望,態度,看法,評價,是非尺度正好體現了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如有人說有錢能使鬼推磨者,就是認錢不認人,認為金錢萬能,事實並非如此。自古亦有清談誤國之說,空談無依託!兩者成極端。精神信仰,政治理研究者的研究物件也是以物為物件,其對社會引領與反作用。

    我們要以高尚積極的精神為引導,生活在快樂的現實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讀的書中有哪些比較經典的故事讓你在生活中模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