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6706995143

    黑洞是一種引力極強的天體,就連光也不能逃脫。當恆星的史瓦西半徑小到一定程度時,就連垂直表面發射的光都無法逃逸了。這時恆星就變成了黑洞。說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無底洞,任何物質一旦掉進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由於黑洞中的光無法逃逸,所以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然而,可以透過測量它對周圍天體的作用和影響來間接觀測或推測到它的存在。黑洞引申義為無法擺脫的境遇。

    按組成劃分

      按組成來劃分,黑洞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暗能量黑洞,二是物理黑洞。   暗能量黑洞   暗能量黑洞主要由高速旋轉的巨大的暗能量組成,它內部沒有巨大的質量。巨大的暗能量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旋轉,其內部產生巨大的負壓足以吞噬物體,從而形成黑洞。暗能量黑洞是星系形成的基礎,也是星團、星系團形成的基礎。   物理黑洞   物理黑洞由一顆或多顆天體坍縮形成,具有巨大的質量。當一個物理黑洞的質量等於或大於一個星系的質量時,我們稱之為奇點黑洞。暗能量黑洞的體積很大,可以有太陽系那般大。奇點黑洞比起暗能量黑洞來說體積非常小,它甚至可以縮小到一個奇點。

  • 2 # 科普大世界

    黑洞可以說是宇宙之間最為奇葩的天體了,由於它的引力極強,就連光走到它的附近的時候也會被吸入,所以黑洞本身是不會發光和反射光的,那麼這樣一來,黑洞所在的地方就會是一片漆黑,而且所有的物質都會流入這片漆黑的區域中,因此它才被叫做黑洞。

    那麼黑洞到底是什麼樣子?以前天文學家們大多是根據物理理論推測,不過在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觀測與研究團隊釋出了 M87 星系核心黑洞的第一張照片,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拍攝的第1張關於黑洞的照片。這個如同甜甜圈一樣的圖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間是一個黑黝黝的大洞一樣的存在,M87星系中心黑洞就隱藏在其中。

    事件事件望遠鏡是分佈在全球各地的至少8處大型天文望遠鏡組成的天文望遠鏡觀測陣列組合,相互間最遠的距離接近地球的直徑,因此也被認為是地球一樣大的天文望遠鏡,憑藉這樣的望遠鏡觀測裝置,科學家們可以看到極為遙遠的天體,M87星系中心黑洞就是被它看到的。

    不過近日,“事件視界望遠鏡”觀測研究團隊又發掘出了一顆遙遠類星體3C 279 的照片,由於類星體就是一個攜帶吸積盤的黑洞,此該照片也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第2張關於黑洞的照片。

    然而在這張照片中,我們卻看不到關於黑洞的任何影子,或許有朋友要問了,這是科學家在忽悠我們嗎?找不到洞在哪裡呀?其實不是的,因為類星體都是帶吸積盤的黑洞,當大量物資來到黑洞附近的時候,會在黑洞的引力作用下形成圍繞黑洞執行的吸積盤,吸積盤中的物質高速碰撞摩擦,產生了極高的溫度,物質運動比恆星核聚變和超新星爆發還要劇烈,因此也可以釋放極高的能量,發出宇宙中最為明亮的光,所以所有的類星體都是極為明亮的天體,而且它也被認為是宇宙間最為明亮的天體。

    但是在類星體強烈的光輝的中心,卻正是不發光的黑洞隱藏的地方,想看到它的影子是極其困難的,M87中心黑洞之所以中間有一部分黑暗地帶,是因為這個黑洞的吸積盤大致處於垂直於我們的角度,而且它距離也要近得多,只有5500萬光年左右,所以科學家們才能透過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到它的影象。

    這次科學家們拍攝的3c 279類星體照片是透過大量的觀測資料由計算機合成的,媒體稱這張照片修飾了三年,可見拍攝天體照片多麼不容易,這個類星體距離我們有50多億光年,位於獅女座,質量大約相當於太陽的10億倍,而且這個類星體非常活躍,正在快速的吞噬周圍的物質,所以吸積盤非常亮,而且黑洞的兩端噴出了強大的噴流,讓天文學家們首次詳細觀測到了黑洞噴流的情況,據觀察其噴流速度比光速也慢不了多少,而且末端有彎曲現象。

    參考資料:

    《光明網》4月22日文章《人類歷史上第二張黑洞照片:彎曲噴流,顛覆人類認知》

    《澎湃新聞》4月20日文章《第2張黑洞照片出爐,還有彎曲的噴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森為什麼沒有參加過奧運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