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馬和尚

    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和尚來聊聊個人認識:

    銀行的債券理財產品,通常是代銷的國債(記賬式和儲蓄式)和地方政府債。依該問題描述的意思,這類債券應當是掛牌可交易的債券。

    債券的要素有:票面價值、票面利率、債券價格、償還期限。

    債券是有息債券,這個有息就是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到期收益,這是固定收益。

    債券發行是有價格的,在每張債券面值100元的情況下,發行價格或許會出現變化,這與發行時的市場利率環境有關。有大於面值100的發行價格,稱溢價發行;有小於面值100的發行價格,稱折價發行;有等於面值100的發行價格,稱平價發行。這如同大家熟知的股票IPO,本來每股股票的價格是等於單位淨資產的,可發行時往往溢價幾十倍PE是一樣的邏輯原理。

    債券上市後,其票面價值是不會發生變化的,但是其債券價格就會出現變化,這種變化基於利率市場化的影響。當市場平均利率走低時,說明市場資金流動性充裕,即不缺錢,這時債券價格會跟隨走低;當市場平均利率走高時,說明市場資金流動性偏緊,即缺錢,這時債券價格會跟隨走高。

    2019年來的餘額寶貨幣基金收益率逐級走低,就是較好的解讀和理解。若你在1月份理財了貨幣基金,那麼到現在,你的收益率曲線應當是下降的。

    只是交易價格出現了變化,那麼在交易價格下跌時,買入該債券,相當於二級市場交易賺取了差價,疊加到期利息收益,相當於你的收益=市場差價+到期利息。

    因此,樓主說的債券不保本,指的是市場交易價格的買賣,而不是債券的價值(面值)。

    該話題分享到這,不知道和尚解釋清楚了沒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白淡斑中藥面膜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