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長史
-
2 # 大歷史大眼觀
項羽欣賞張良,張良膽子大的出名兒的,不信,你問問誰敢行刺秦始皇,項,張出身類似都是貴族,惺惺相惜。
1.劉邦席間尿遁,是子房的主意,並且是子房自己主動承擔了善後的事宜,並不是劉邦要求子房留下,代自己向項羽解釋和開脫、
2.子房之所以敢於讓劉邦尿遁,並且自己留下單獨和項羽周旋,並認為自己一定會安然離開,原因很簡單,項羽和范增的目標是劉邦,但席間,項羽已經放下對劉邦的芥蒂,殺劉邦的心意已經改變,至於范增,雖然耿耿於懷,但針對的也只是劉邦,劉邦已走,計劃已然失敗,過多計較,或是攛掇項羽殺子房,既沒必要,更沒理由,再者,范增不會這麼做,即便做了,項羽也不會依從,因為,此時的子房早已名揚天下,是項羽和范增都同時欣賞的一代名士,無故殺一名士,不可能,也不捨不得,更不敢,因為影響要比在當時殺一劉邦更會引起眾怒
這個沒有逃走的人就是“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
秦末天下大亂,各地起義軍紛紛討伐秦朝,經過幾年的交戰,勢力最大的是項羽,其次是劉邦,項羽與劉邦相約,誰先進取關中誰就可以稱王,沒想到劉邦比項羽先進佔關中,項羽於是氣勢洶洶的帶領軍隊前來,在鴻門擺下一道宴席,宴請劉邦,劉邦當時勢力比項羽弱,所以不得不去赴宴。
劉邦帶著張良、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共六人,共同前往鴻門跟項羽謝罪。
在宴會上,范增曾三次舉玉暗示項羽殺掉劉邦,但是項羽不忍,一直未動手,心急的范增於是派項莊前來舞劍助興,欲在舞劍時趁機殺害劉邦,但是項伯卻假借共同舞劍為劉邦掩護。
劉邦見宴會上殺氣重重,害怕拖延下去性命不保,於是就以“上廁所”為由,帶領除張良外的4人,快馬加鞭逃走。
張良為何不逃?因為他一逃,那麼所有人都會逃不了,其次張良與項伯關係很好,項伯能在宴會上保護劉邦,肯定也能保護張良,最重要的是項羽,因為項羽此時並無心殺劉邦,不然不會給劉邦逃走的機會,既然項羽無心殺劉邦,肯定也無心殺張良了。而且張良本身能言善辯,對於具有婦人之心的項羽,張良肯定能將其說心軟的。
劉邦逃走後,范增說:“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後來果然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