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善良平安
-
2 # 風水十草醫師
艾草,多年生草本,莖直立,被白色細軟毛,上部分枝,葉互生。性溫、味辛、苦、有小毒。散寒止痛,溫經近止血。
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崩漏經多,外治面板瘙癢。過敏性休克有對抗作用,能抗細菌、真菌
-
3 # 慶好中醫
一,艾葉
苦辛,溫。入脾、肝、腎經。理氣血,逐寒溼;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洩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根治風溼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因它可削冰令圓,又可炙百病,為醫家最常用之藥。
二,艾葉有藥用價值嗎?我的回答是,藥用價值好多呢!藥用價值如下:
1,抗菌、
2,抗病毒、
3,平喘、鎮咳、祛痰、
4,抗過敏、
5,止血和抗凝、
6,增強免疫、
7,護肝利膽、
8,解熱鎮痛、
9,抑制心臟收縮
10,止血
11,改善心血管功能及中樞神經系統有影響
三,用量與用法
內服:煎湯,3-10克;入丸、散或搗汁。外用: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燻灸,搗敷、煎水燻洗或炒熱溫熨。
四,禁忌
陰虛血熱的患者禁用!
-
4 # 郭偉峰23
1.溫經止血:本品氣香性溫,善走三陰而逐寒溼,開一切鬱滯,固陰以和陽,能溫三陰、利陰氣、溫氣血、除寒額、固陰血、止血溢。用於:①崩漏:下元虛寒、衝任不固所致少腹冷痛,崩漏不止,用此溫經止血,如《養生必用方》與溫脾止血的乾薑、阿膠合用,治婦人崩中下血,連日不止;亦可與阿膠、當歸、生地、芍藥配伍,共奏溫經止血,養血益氣之功,如《金匱要略》膠艾湯。②下焦虛寒、脾腎不足所致胎動不安或胎漏下血不止者,用之暖血溫經。可單用,如《肘後方》以艾葉同酒煎服,治妊娠卒胎動不安,或下血不止;亦可用膠艾湯去川芎,加黃芪、白朮、續斷、寄生,取效更宏。③吐血、衄血:血熱妄行所致吐衄,常與涼血止血的生地、生荷葉、生側柏葉合用,如《濟生方》四生丸;亦可單用,如《聖惠方》治鼻血不止、《千金方》治吐血,皆取艾葉煎服。2.溫裡止痛:本品辛溫,能溫中陽以除脾胃寒凝,行氣滯而解脘腹冷痛,為溫裡和中、祛寒止痛要藥。用於:①胃脘痛:脾胃虛寒胃脘隱痛,喜暖喜按,用之溫脾胃、逐陰寒、止疼痛。②腹痛:下焦陰寒內盛、陽不化氣所致腹痛,少腹冷痛,用之溫裡散寒止痛。常與白姜共末,醋煮麵糊為丸服,治溼冷下痢腹痛,如《世醫得效方》艾薑湯;若氣痢腹痛者,合陳皮為末,水泛為丸服,如《聖濟總錄》香艾丸;若經行少腹疼痛,或宮寒不孕,經行冷痛者,與香附、肉桂、吳萸、當歸配伍,如《仁齋直指方論》艾附暖宮丸。此外,艾葉具有慍通經脈,調理氣血,祛風除溼,闢穢殺蟲之功,常制艾絨、艾柱、艾條,灸治百病;煎水薰洗,祛風療瘡。用法、用量:炒炭止血,炒焦溫中,生用行滯。內服:5~12克,大劑量可用至30克。外用:搗汁、搗絨、研末、燻洗。使用注意:性質溫燥,陰虛血熱者,慎用。【參考文獻摘錄】1.《別錄》:“灸百病,可作煎劑,止吐血,下痢,下部匿瘡,婦人崩血。”2.《本草綱目》:“溫中、逐冷,除溼。”3.《本草從新》:“溫中開鬱,調中安胎,治吐衄崩帶,腹冷痛,血痢。”
-
5 # 健康人在路上
艾葉歸肝脾腎經。主要用於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
出血症多用於虛寒出血,如崩漏,產後下血等可以阿膠當歸同用。
虛寒疼痛。如脘腹疼痛,行經腹痛等可以報將吳茱萸等同用。
面板溼疹瘙癢,用艾葉煎湯外洗。
現代研究具有止血,縮短凝血時間明顯的鎮咳祛痰及抗過敏作用,意韻抗過敏,調節體液,免疫強心,增加冠脈血流量興奮,子宮利膽利尿,抗衰老等現代臨床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習慣性流產,頑固性呃逆!
回覆列表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花,葉上有香氣,可以入藥。也是我們百姓生活中能用到的。比如小孩因風起疙瘩,用艾葉熬.水放溫,洗一洗就好了。風溼病人堅持用艾草水洗澡(堅持常年)也會好轉。因為艾草有消炎溫筋作用。把艾葉做成艾條,醫生用艾炙。還可以趨趕蚊蟲,蚊蟲不喜歡它的味。艾草也是香料之一,可以提取芳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