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kqnbdwjlc

    “又疑瑤臺鏡”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古朗月行》。這一句應與前後句一起解釋為“小的時候,以為月亮,是白玉做的圓盤,是瑤池的仙鏡,飄蕩在雲霓之間。”全詩如下: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 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 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 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 悽愴摧心肝。

    詩詞大意為:小的時候,以為月亮,是白玉做的圓盤。是瑤池的仙鏡,飄蕩在雲霓之間,嫦娥與桂樹,在月中隱隱浮現。玉兔搗藥,不知道是為誰制這仙丹。卻有那可恨的蟾蜍,把月亮啃食得殘缺不全,如此的黯淡。昔日有英武的后羿,射下九個太陽,為天上人間解除了災難。如今誰來拯救月亮,讓它恢復光亮,如同以前。已經不忍心再看,更不忍心留下它獨自離開,可我又能為它做此什麼呢?只有發愁,和痛苦地發呆。

    一、詩詞簡介

    《古朗月行》是一首樂府詩。“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屬《雜曲歌辭》。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透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

    二、詩詞特點

    詩人用浪漫主義手法,藉助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傳說,表現出兒童時期對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認識。詩人以“白玉盤”和“瑤臺鏡”作比,不僅描繪出月亮的形狀,更寫出了月光的皎潔可愛,在新穎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嘆的稚氣。

    三、詩詞寓意

    詩中雖用了比較稚嫩的口吻傳達了對“月”的印象,但其實大概是李白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發的。唐玄宗晚年沉湎聲色,寵幸楊貴妃,權奸、宦官、邊將擅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詩中“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似是刺這一昏暗局面。沈德潛說,這是“暗指貴妃能惑主聽”。(《唐詩別裁》)。然而詩人的主旨卻不明說,而是通篇作隱語,化現實為幻景,以蟾蜍蝕月影射現實,說得十分深婉曲折。詩中一個又一個新穎奇妙的想象,展現出詩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辭如行雲流水,富有魅力,發人深思,體現出李白詩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考慮錢的因素,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