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玉塔下的海

    二戰後的德國能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美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二戰勝利的標誌就是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陣營的失敗。二戰結束後,本來是同一陣營的反法西斯國家美國、蘇聯等就迅速地變成兩個陣營--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當時的西德就首當其衝地成為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抗蘇聯的橋頭堡。為此,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就提出了一個歐洲復興計劃,美國開始對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技術、金融等援助,西德也成為頭號受益者。

    西德本身就是生產製造強國,雖然戰爭中工廠、生產裝置損毀殆盡,但其生產技術人才和熟練的技術工人還大都存在,依靠美國的幫助迅速地恢復了生產。特別是汽車製造行業,如賓士、寶馬等公司都是在二戰期間建立起來的,戰後迅速恢復正常生產,很快就佔據了世界市場。

    德國政府也審時度勢,在徹底清除納粹餘毒的同時,迅速將國家發展目標轉向了以經濟建設為主,大力發展教育培養科技人才,鼓勵科技創新。德國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凡事精益求精的工藝精神,也是當今德國經濟強大的重要成因。

  • 2 # 戰情解碼

    戰後的德國滿目瘡痍,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國民經濟也瀕臨崩潰,人民流離失所,大量青壯年男性戰死,同時還揹負了鉅額的戰爭賠款。面對如此困境,德華人沒有屈服,僅僅用了十幾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就超過英法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戰後德國快速崛起得益於以下幾點原因。

    一、穩定的國內外局勢

    從國際形勢看,二戰後,各國經濟都遭到嚴重破壞,各國都急需進行國內經濟建設,因此世界處在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時期,這為德國發展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從國內形勢看,面對戰後滿目瘡痍的國家以及崩潰的經濟,德華人充分認識到戰爭帶來的危害,人民普遍渴望和平。為了消除法西斯主意,政府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民主國家,保障人民生活,全體國民積極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之中。

    二、全心全意進行經濟建設

    戰後的德國由於受到佔領國的牽制,無法發展軍事,所以聯邦德國就一門心思搞經濟。聯邦德國擁有戰前70%的工業生產能力,雖然在戰爭中這些設施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壞,但破壞主要集中在軍事領域,民用工業損毀並不嚴重。聯邦德國透過恢復這些工業企業的生產,迅速恢復了國內經濟。同時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政府還進行了經濟改革,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強調市場經濟,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發展。

    三、歐洲復興計劃的援助

    歐洲復興計劃又叫馬歇爾計劃,美國作為二戰中沒有受到破壞的國家,在戰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為了扶持西歐各國,遏制蘇聯,美國實施了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包括聯邦德國在內的西歐國家,共接受了美國提供的130多億元的資金、技術、物資的援助,這些援助為聯邦德國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著力發展科學技術

    聯邦德國深深知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條真理,所以聯邦政府十分重視科技與教育。早在一戰前德國就普及了全民教育,擁有良好的教育基礎,國民素質普遍較高。政府透過對職工進行技能培訓和業餘教育,培養了大量國家所需的技術人才。聯邦德國政府還鼓勵企業與技術科研機構合作,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因此,科技和教育也促進了聯邦德國經濟的發展。

    五、積極外交政策

    德國作為二戰罪魁禍首,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災難,各國為了懲罰德國對德國採取了分割槽佔領的措施。戰後的聯邦德國,為了化解周邊國家的仇恨,透過誠懇的態度謀求受害國的原諒。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華沙之跪",向世界展示了德國對二戰受害國和人民的深深歉意,這一跪贏得了受害國的原諒和世界的尊敬。此後聯邦德國重新融入世界,加入聯合國,成功的外交政策讓德國迅速脫離了納粹的影響。

  • 3 # 史圖行者

    德國較好地清算了歷史問題,且與歐洲其他國家達成了信任與和解,丟掉了沉重的歷史包袱,為戰後的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德意志民族嚴謹、求實、創新的匠人精神在戰後和平的環境下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得德國經濟在戰後極具競爭力。德國在汽車、機械等傳統優勢領域一直保持優勢地位,德國的出口額長期位居世界前列,使得德國在戰後成為貿易大國,出口強國。

    與英國的“疑歐主義”,法國的政治算計不同,德國是歐洲一體化的堅定推動者,在歐共體及日後的歐盟都扮演了經濟穩定器的角色。而歐洲單一市場的形成亦給了德國豐厚的回報,德國在當今的歐盟內部絕對是令人豔羨的經濟大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哪一瞬間你突然聽懂了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