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克大夫
-
2 # e醫路同行
萎縮性胃炎,並不可怕。雖然說萎縮性胃炎伴重度腸化的患者有發展為胃癌的可能,但萎縮性胃炎與胃癌之間,還是有質的區別。所以廣大患者不用過度擔心,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慢性胃炎根據胃黏膜是否變薄,腺體是否減少,主要分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對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來講,一般透過規範治療,都能取得較好療效。而慢性萎縮性胃炎,由於胃黏膜發生了器質性病變,治療起來難度增大,尤其是伴有中到重度腸上皮化生的患者,化生很難逆轉。萎縮性胃炎和非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基本是一致的,主要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十二指腸胃反流、自身免疫異常、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營養缺乏、新鮮水果蔬菜攝入不足、熏製醃製食品攝入過多等相關。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來說,除了針對病因治療以及改善生活飲食習慣,每年一次胃鏡檢查,十分重要!只要治療和檢查不馬虎,萎縮性胃炎並不可怕。
萎縮性胃炎是常見的胃部良性病變,多由膽汁反流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沒有及時治癒,並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的抽菸喝酒,愛吃辛辣刺激、油膩、醃製、煎炸等不宜消化食物,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藥等綜合因素持續作用下進展演變而來。
萎縮性胃炎主要表現為吃飯後發生的上腹部不適、飽脹、噯氣、食慾減退、噁心等症狀。還可出現舌乳頭萎縮、末梢神經炎等維生素B12缺乏的症狀,嚴重時可出現惡性貧血。
慢性萎縮性胃炎多見於老年人,尤其是年齡50歲以上人群有半數人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病變的實質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胃固有腺體萎縮和腸上皮化生、假幽門腺化生及異型性增生、黏膜層淋巴細胞、漿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的炎性浸潤、淋巴濾泡形成等改變,而不是胃容積的縮小或萎縮。
出現異型性增生,被認為是胃癌的癌前期病變,很難用藥物治療逆轉,這也就是人們對萎縮性胃炎比較害怕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