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兄御典論道

    首先我願意背道而馳的說三國名士徐庶我非常喜歡,有下列幾點:

    1.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抱打不平犯罪,官吏把他抓住讓百姓辨認因為他平時好打不平受人尊敬沒人指認,獲救後改名徐庶,足見他為人俠義。

    2.徐庶因為這件事非常感激,於是不再舞槍弄棒,一改自己平時的氣節去求學。求學能力非常強,與司馬徽等名士為友可見才能一斑。

    3.情願跟隨較弱小的漢室宗親劉備後,竭盡全力輔助,因為能力出色打敗了曹操大軍,曹操利用徐庶的孝順抓了徐母進行訛詐威脅,處於人倫孝道徐庶方寸大亂無法安心輔佐劉備值得回到許昌。這才是人真正的品德。一個人最基本的做人守則就是孝道。

    4.徐庶臨走時對劉備說過,終生不為曹操獻一計一策,他遵守了自己的諾言,大丈夫就應該信守承諾方有資格立於天地之間。

    總結:徐庶大丈夫也,值得人們讚譽。

  • 2 # 小魔魚啾啾啾

    我們先來看一下徐庶的生平:"徐庶(徐福),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 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看到最後您可能發現了,最後的官職是一個亮點,右中郎將相當於現在軍隊的大尉和大校,也就是相當於我們通常喊的師長。御史中丞就比較厲害了,相當於我們最高檢察院副院長,紀檢委副院長。為什麼是個副呢?因為上面還有個御史大夫。那麼這個官職是用來監察文武百官的。官職可以說是非常高了,既然是坐到了這個位子上,"不出一計一策"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御史中丞是實權很大的官職,而且是靠嘴巴吃飯的。那麼題主的不招謀士喜歡我認為是他的經歷以及他的官職:一、他把諸葛亮引見給了劉備,這後果是顯而易見的,直接導致了後面的三分天下和三國歸晉。二、徐庶在劉備窮途末路、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離開劉備,實在不是什麼太光彩的事。但是徐庶以他國士的風度,襯托了劉備的英雄氣量。所以這個不光彩的行為反而顯得他很高大。三、御史中丞總的來說還是得罪人的官職。四、徐庶是典型的草根逆襲上位,完全沒有一點士大夫的背景,這在當時是很不可思議的,也令很多人眼紅。綜上所述,徐庶可能給題主的感覺,是不被當時的謀士喜歡的。可是放到現在,你去問問懂點三國曆史的人,應該是都會喜歡他吧。

  • 3 # 剪輯小建建

    個人覺得徐庶能夠和臥龍鳳雛並列,說明徐庶是一個很厲害的任務。

    其實並不是大家不喜歡徐庶,畢竟徐庶出場時間就不長,且後來由於曹操利用其母親拐騙其前來投靠,害的徐母懸樑自盡。徐庶最終可謂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而徐庶在三國演義裡最後出廠,便是赤壁之戰前“鳳雛一語教徐庶”使其能夠在危機來臨前脫離赤壁戰場,保住了姓名。

    但是,即便是出場短暫,但是徐庶留下的戰績可謂能夠和諸葛亮相提並論。當時,曹仁兵圍新野,十幾萬人馬基本上對付劉備的三萬士卒不在話下,而就算是這樣的仗,徐庶依然能夠談笑間,破了曹仁八門金鎖陣,殺的十幾萬人馬片甲不留。

    因此,我們不能說不喜歡徐庶,只是感嘆,這樣的人其歸宿真的不能和孔明、司馬懿相提並論了。倘若其能夠一直留在劉備陣營,那麼很顯然會對後期的很對政策,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高速飄不飄跟車身重量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