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來希
樓上說的有理。“三教九流”一般都理解為古代職業的名稱。“三教”是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分為上、中、下。上有: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中有: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尼。下有: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拐騙及巫婆)、盜、竊、娼。醫生屬於中九流,只是比上九下一等。所以說醫生在古代的身份並不差。
-
3 # boulder1
在中國古代,醫生的職責是“懸壺濟世,治病救人”,沒有任何功利心,所以行醫者往往都是家世殷實,祖傳相習,最起碼需要識文斷字。所以普通人根本就無法從醫,以至於自古以來就有一些騙子,打著行醫的招牌,欺騙世人。這又牽扯到古代行醫是否收費的問題。其實在古代,醫生診治病人,沒有固定的費用,全看患者的經濟狀況,尤其對於一些貧困的或者急難的病人,醫生絕不會要求病人先付費,才給與診治,這些都是中國古代醫生的醫德,以治病救人為己任。但是在古代的醫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隻行醫,不供藥,僅僅開出藥方,由患者或家人自行去藥房抓藥。另一種是既行醫也供藥,這種醫生一般比較專業,家庭也更加殷實。除此以外,還有專開藥房,卻並不專門行醫的,那一般都是祖上有行醫者,留有“祖傳秘方”,但後世子孫並沒有去學習行醫之術,現在稱為“富二代”的人。總之,在中國古代社會,醫生都以“醫德”為宗旨,以“懸壺救世”“濟世救人”為己任。除了皇宮裡有“太醫院”以外,沒有專門的醫院,不管得什麼病,都沒有“住院”的說法。大病患者都是醫生上門診治,家人抓藥,患者居家養病這種形式。說“古代醫生地位低”是沒有根據的!好的醫生都是“世外高人”。
-
4 # leo5701103
不知道提問者哪裡來的依據說古代醫生地位低,明明是古代醫生地位比較高,受人尊敬,現在人家都當你是服務行業了,還要態度好
-
5 # 元元的天下
美國有不當總統,便當牙醫的說法,說明醫生的政治經濟地位很高。在中國封建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醫生從古至今的地位,雖然比不上當官的地位尊貴,但是也不低。
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諸葛亮即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家訓,從醫也是耕讀傳家的讀書人喜愛的副業。這也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讀書人無奈的選擇。
很多仕途受挫的讀書人,以行醫為救治天下的責任。元代名醫朱丹溪,四十四歲半路出家才開始學醫,錢鍾書的《圍城》裡,方家老爺子在《鏡花緣》中搜尋藥方的細節。
上海名醫惲鐵樵職業主編,因長子早亡憤而學醫,小說家陸士諤有《馮婉貞》《新孽海花》等作品,但同是學術著作頗豐的醫家。而棄醫從文的周樹人等更多,說明醫生和文人之間並無明確的分界線。
大凡文人騷客,都略通歧黃之術,江湖遊醫也會些治病的獨門偏方,至於武林人士和道家人物,則十有八九都懂些醫術,畢竟治病救人也是濟世之道,順便也謀生。
佛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醫界都比較遵循“醫乃仁術”的思想,懸壺濟世的杏林高手,自有醫者父母心,當然是受人尊重的。雖然比不上上九流,但一直屬於中產的範圍。古代皇家的御醫,也是有品的編制。更別說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等一流的大家,雖無官身,卻廣受世人尊崇傳奇故事。
至於說到醫生的地位低,大抵因為少有大富大貴的醫生,他們也屬技術型人才,不善專營單為富貴之家效力,飽有同情之心。好醫生都憐惜蒼生,對民間疾苦難以袖手旁觀,唯利是圖。
另外歷史上從醫也是高風險的職業,扁鵲逃亡,華佗為曹操所殺,晚唐皇帝懿宗李凗遭人讒言,殺翰林醫官韓宗劭等二十餘人,悉收捕其親族三百餘人入獄,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大宅門》裡白家大爺也差點沒命。
對於權貴而言,醫生的性命被玩弄於股掌之間,地位就不如民間了。而江湖庸醫圖財害命的,或愚昧的巫醫不分,使得醫生形象受損吧。
回覆列表
元朝是這樣排序的,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哪裡低了,讀書人才低好嘛?
如果上中下九流的說法,醫生屬於中九流的第二,也很高了
不知道你哪裡看出古代醫生地位低的,醫生在古代也算是德高望重的一類人,受人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