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藏
-
2 # 風雨人生3293
~~~~~~~~~~~
我來說秦俑與漢俑的區別:
筆者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參加了《陝西省秦始皇兵馬俑坑考古發掘隊》,踐行了對秦俑一號坑的第一次發掘清理與修復。
八十年代中期又參加了《陝西省秦始皇陵考古隊》,參與了對秦俑一號坑的二次發掘與修復。
九十年代又參與了《漢景帝陽陵考古隊》,其間主持修復室工作及負責青銅器、鐵器、土遺蹟象的技術處理。
今天系統邀我回答秦俑與漢俑有什麼區別這個話題,深感責任的重大與艱鉅。
秦陵、秦俑、漢陽陵、漢俑的考古研究工作其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無比重大、深遠,兩個陵的從葬坑發掘工作均未完成結束,許多結論尚待未定,還期望後來的考古工作去繼續完成。
先說秦俑吧!今天人們看到的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從葬坑,他的排序是根據當時在鑽探過程中發現的先後次序而命名的,其中二號、三號兩個坑目前還未發掘,四號坑已探明當時是施工建築了半茬還未顧及置俑,便擱淺了。(緣於戰事,驪山園之做未畢,驪山陡發去充軍)。
下面請跟隨我的敘述走進一號坑內,站在東端閱兵臺上向西展望:
38路縱隊面向東方,8000餘名身著鎧甲雄赳赳、氣昂昂的武士們,正在風塵撲撲疾行在橫掃六合的東進途中,主力前端有身著戰袍的武士俑領頭,緊跟其後是一個個弓弩手,再間隔不遠便是駟馬套戰車穿插於步兵中間,南、北兩路各面向南、北方向,意在行軍途中掩護主力防止兩側翼受到襲擊,最後一排面向後,是擔任殿後的用意。
整個一號坑佈陣威武壯觀,這是秦始皇時代秦國的一幅陳兵圖,是取得橫掃六合統一戰爭勝利後對軍隊的歌頌,對軍功的紀念,更是始皇帝一生振軍經武,誓統天下的意志表現。也寓意秦皇贏正生前統一了東方六國,死後也要統治東方六國。
一號坑內的陶俑陶馬雕塑時採用與真人真馬相同比例。
下面再走進漢景帝陽陵,陽陵是西漢第四代皇帝劉啟和王皇后的陵園。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傳為佳話的“文景之治”時代,說的是漢文帝與漢景帝時代民間安居樂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陽陵出土的陶俑、陶馬、陶豬、陶狗、陶雞、陶灶、陶倉、樂女、舞女......等文物,正是反映了那個時代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載歌載舞、國泰民安的詳和景象。
漢俑的製作是按真人四分之一的比例雕塑的。
系統問秦俑與漢俑有那些區別,我想看完以上述說,也就自然明白了。秦俑反映的是軍事體裁內容,漢俑反映的是民間百姓安逸國家安寧的內容,秦俑是和真人真馬一般大的,而漢俑則小是按人體三分之一製作的。
由於受平臺篇幅侷限,此題也就只能很簡單概略的說到這兒。
關於兩陵考古的故事以後有機會再敘。
~~~~~~~~~~
風雨人生
2018.12.11.
於烏魯木齊
-
3 # 孤帆閒談
記得好像河北或安徽出土,抑或徐州吧?時間久了,記不準確了。從型制,氣度看,秦兵馬俑同真人相似,陣勢氣度較大,令人震撼!漢代兵馬俑型制,氣度,人物神態,陣勢都較小。這與文化因素有關,漢崇儒,所以人物形象較文弱。
回覆列表
(咸陽楊家灣漢長陵陪葬墓 漢兵馬俑現藏咸陽博物館)
1965年秋,咸陽市紅旗公社楊家灣大隊社員在平整土地的時候,發現了大批彩繪陶俑。後來經過有關部門清理,在十一個墓區隨葬坑裡,出土了583件漢代的騎兵俑、1965件人俑、410件盾牌模型、1110多件鎏金車馬飾等陪葬品。
(楊家灣 漢兵馬俑 咸陽博物館藏)
這批陪葬品出土於位於漢高祖劉邦長陵和漢景帝劉啟陽陵之間的兩座漢墓,因為靠近長陵,考古學家認為這兩座漢墓應該是長陵的陪葬墓。這個陪葬墓區有墳冢七十三座,出土大量漢俑的這兩座漢墓在葬區的西南,編號為四號、五號墓。
(西漢中期 兵馬俑 灰陶 高者54cm 低者25cm1984年冬發現于徐州市郊獅子山鄉獅子山村)
雖然其一號坑和二號坑中也出土了大量生活陶器和其他型別的俑。但總體來說,楊家灣漢墓中,兵馬俑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非常引人注目。出哪種型別的俑和墓主人的身份有很大關係。有考古學者曾經認為,這兩座漢墓很有可能是周勃、周亞夫父子的墓葬。但後來也有人認為這兩座漢墓可能是周勃夫婦的墓葬。
(秦 立射武士俑 陶質 高187cm 秦始皇陵東側一號兵馬俑坑出土)
秦兵馬俑和漢代兵馬俑的區別,從大小上就能看出。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實際身高基本在170cm至181.5cm之間,相當於真人身高。而漢兵馬俑的實際高度一般在50cm至60cm左右,約為真人身高的三分之一大小。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