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億萬年前在地質變換過程中形成的,即使是同一塊翡翠原石,它的顆粒分佈也沒有任何規律,我們一般都稱其為翡翠的種質變化。因為世間上沒有一摸一樣的翡翠,所以每一塊翡翠的價值都是不一樣的,這也是翡翠很難估價的,那究竟要如何評價翡翠呢?
翡翠皇后——歐陽秋梅女士,給翡翠估價所獨創的就是4C2TIV原則,所謂的4C指的就是顏色、淨度、切工以及裂紋;2T指的是透光性和結構;而IV指的就是體積大小。翡翠就可以按照這個標準來估價。
一、顏色。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觀察翡翠顏色的四字經:濃、正、鮮、均。所謂的“濃”指的是翡翠顏色的飽和度,即顏色的深淺。這是觀察翡翠最直觀的感受,因此也就出現了“外行人看色。內行人看種”的說法。不是顏色越深,則價Grand SantaFe高。而是需要達到一定的濃度才是剛好的。
影響翡翠顏色深淺的除了翡翠內部的致色元素成分外,還有切工的厚薄,一般造型厚的翡翠顏色往往會更深,反之,則會顯得顏色稍淺一些。
所謂的“正”指的是顏色的純正程度。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這顏色是否純正怎麼看的出來啊?其實每一種顏色都是一種具有特定波長的電磁波。我們都知道白光其實是由七色光組成,而這七色光分別有各自的波長:紫色:400~450mm;藍色:450~480mm,青色:480~510mm,綠色:510~550mm,黃色:550~590mm,橙色:590~630mm,紅色:630~700mm。一般偏離這些顏色的,我們稱之為,偏色。翡翠一旦翡翠有偏色現象,價格就會降低。
“鮮”有的時候我們也會說是“陽”,指的是顏色的明亮程度。這是衡量翡翠美感的最重要因素,顏色越是鮮亮,價值也就越高。
“均”指的是翡翠顏色分佈的均勻程度。由於翡翠是由無數的微小晶體組成,而且每一粒晶體都各不相同,因此顏色均勻的翡翠是可遇不可求的。
翡翠以綠為尊,紫為其次,還有黃色、紅色等等,翡翠的顏色還是很豐富的。
第二,淨度。翡翠的淨度指的是其內部的瑕疵的多少程度。一般我們將翡翠的瑕疵分為以下三種:1)點狀瑕疵;2)絲狀瑕疵;3)薄膜狀。“玉無完玉”,我們在選購翡翠時,不必過於追求完美,主要考慮此類瑕疵是否對美觀以及耐久性有影響。
第三,切工。翡翠的切工對翡翠的美感有直接的影響,對翡翠而言,切工的厚度與弧度要比輪廓更重要,那是因為要講究它的光學效果。
第四,裂紋。裂紋包括紋路與裂隙兩方面。紋路指的是顆粒之間的結合面及癒合的裂隙,一般都是有礦物填充,此類裂紋對於日常佩戴並無影響。而裂隙則不同,它屬於開放式傷害,並無礦物填充,在日常配戴中,容易產生斷裂。
第五,透光性。透光性又被稱為“種”。是指翡翠光投入內部能透過光的深度。透光性越好,翡翠越顯得晶瑩剔透。因此真正懂得欣賞翡翠的人,非常重視選擇種好的翡翠。
第六,結構。結構是指組成翡翠晶粒的粗細、形狀及他們的結合方式,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底”。結構的好壞與翡翠成品的美感及耐久性有密切的關係,同時與其透光性也有關係,質地越細膩,透光性越好,價值自然也越高。。
第七,體積。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體積越大,則價Grand SantaFe高。不過不僅僅是按照成品的體積,還有原料的所耗的體積。比如手鐲、珠鏈等素身翡翠,看似體積並不大,實際上材料消耗非常大,而且對原料要求較高,這也是為什麼一般素身翡翠的價值會比雕花翡翠的價值高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之,翡翠的價值就是由以上的元素決定的,多看多對比多學習就會知道該如何評價了。
翡翠是億萬年前在地質變換過程中形成的,即使是同一塊翡翠原石,它的顆粒分佈也沒有任何規律,我們一般都稱其為翡翠的種質變化。因為世間上沒有一摸一樣的翡翠,所以每一塊翡翠的價值都是不一樣的,這也是翡翠很難估價的,那究竟要如何評價翡翠呢?
翡翠皇后——歐陽秋梅女士,給翡翠估價所獨創的就是4C2TIV原則,所謂的4C指的就是顏色、淨度、切工以及裂紋;2T指的是透光性和結構;而IV指的就是體積大小。翡翠就可以按照這個標準來估價。
一、顏色。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觀察翡翠顏色的四字經:濃、正、鮮、均。所謂的“濃”指的是翡翠顏色的飽和度,即顏色的深淺。這是觀察翡翠最直觀的感受,因此也就出現了“外行人看色。內行人看種”的說法。不是顏色越深,則價Grand SantaFe高。而是需要達到一定的濃度才是剛好的。
影響翡翠顏色深淺的除了翡翠內部的致色元素成分外,還有切工的厚薄,一般造型厚的翡翠顏色往往會更深,反之,則會顯得顏色稍淺一些。
所謂的“正”指的是顏色的純正程度。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這顏色是否純正怎麼看的出來啊?其實每一種顏色都是一種具有特定波長的電磁波。我們都知道白光其實是由七色光組成,而這七色光分別有各自的波長:紫色:400~450mm;藍色:450~480mm,青色:480~510mm,綠色:510~550mm,黃色:550~590mm,橙色:590~630mm,紅色:630~700mm。一般偏離這些顏色的,我們稱之為,偏色。翡翠一旦翡翠有偏色現象,價格就會降低。
“鮮”有的時候我們也會說是“陽”,指的是顏色的明亮程度。這是衡量翡翠美感的最重要因素,顏色越是鮮亮,價值也就越高。
“均”指的是翡翠顏色分佈的均勻程度。由於翡翠是由無數的微小晶體組成,而且每一粒晶體都各不相同,因此顏色均勻的翡翠是可遇不可求的。
翡翠以綠為尊,紫為其次,還有黃色、紅色等等,翡翠的顏色還是很豐富的。
第二,淨度。翡翠的淨度指的是其內部的瑕疵的多少程度。一般我們將翡翠的瑕疵分為以下三種:1)點狀瑕疵;2)絲狀瑕疵;3)薄膜狀。“玉無完玉”,我們在選購翡翠時,不必過於追求完美,主要考慮此類瑕疵是否對美觀以及耐久性有影響。
第三,切工。翡翠的切工對翡翠的美感有直接的影響,對翡翠而言,切工的厚度與弧度要比輪廓更重要,那是因為要講究它的光學效果。
第四,裂紋。裂紋包括紋路與裂隙兩方面。紋路指的是顆粒之間的結合面及癒合的裂隙,一般都是有礦物填充,此類裂紋對於日常佩戴並無影響。而裂隙則不同,它屬於開放式傷害,並無礦物填充,在日常配戴中,容易產生斷裂。
第五,透光性。透光性又被稱為“種”。是指翡翠光投入內部能透過光的深度。透光性越好,翡翠越顯得晶瑩剔透。因此真正懂得欣賞翡翠的人,非常重視選擇種好的翡翠。
第六,結構。結構是指組成翡翠晶粒的粗細、形狀及他們的結合方式,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底”。結構的好壞與翡翠成品的美感及耐久性有密切的關係,同時與其透光性也有關係,質地越細膩,透光性越好,價值自然也越高。。
第七,體積。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體積越大,則價Grand SantaFe高。不過不僅僅是按照成品的體積,還有原料的所耗的體積。比如手鐲、珠鏈等素身翡翠,看似體積並不大,實際上材料消耗非常大,而且對原料要求較高,這也是為什麼一般素身翡翠的價值會比雕花翡翠的價值高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之,翡翠的價值就是由以上的元素決定的,多看多對比多學習就會知道該如何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