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棗”之名十分貼切,因為拐棗是一種喬木,它的花序梗和花梗在結果時呈扭曲狀,好像拐彎一樣,因此得名。由於它屬於鼠李科拐棗屬,與該科的棗屬有近親關係,故以拐棗名之。
拐棗
拐棗畢竟不是我們常吃的紅棗(大棗、小棗……皆為品種),因為它的果實雖為核果,但極小,無法吃,奇怪的是它的花序梗和花梗都會變成肉質肥厚狀,富含糖分,可食,成為一種特殊的“水果”。而其真正的果實不只小且硬質無法入口。拐棗的果梗在深秋呈黃色,就可以摘吃了,真有甜味,甜味持久,因此它又有“甜半夜”的別名,南方農村小孩在拐棗熟時,常拿長長的竹竿,上部剖開呈叉狀,用以夾下高處的拐棗,這是孩子們最樂趣的事兒,而且兒童吃了拐棗可治療消化不良及厭食症。它的果實是釀酒的藥。
拐棗的植物名又叫“枳椇”或“椇”。古書《周禮﹒曲禮》記載曰:“婦人之摯,椇、榛、修、脯、棗、慄”。說明上述各物在古代女子中是互相饋贈用的禮物,其中的“椇”即是“拐棗”。拐棗的葉子遠大於棗,它們有個共同點:葉基部有3條向上伸的脈,拐棗無刺與棗不同。
拐棗分佈南方許多省區,北方少,北京在上方山和昌平溝崖有少數栽培的,但可能氣候關係,它們不能使果梗特別肉質可吃,而是瘦小的不堪食。
參考資料:http://ask.kedo.gov.cn/bkwd/zrdl/362803.shtml
“拐棗”之名十分貼切,因為拐棗是一種喬木,它的花序梗和花梗在結果時呈扭曲狀,好像拐彎一樣,因此得名。由於它屬於鼠李科拐棗屬,與該科的棗屬有近親關係,故以拐棗名之。
拐棗
拐棗畢竟不是我們常吃的紅棗(大棗、小棗……皆為品種),因為它的果實雖為核果,但極小,無法吃,奇怪的是它的花序梗和花梗都會變成肉質肥厚狀,富含糖分,可食,成為一種特殊的“水果”。而其真正的果實不只小且硬質無法入口。拐棗的果梗在深秋呈黃色,就可以摘吃了,真有甜味,甜味持久,因此它又有“甜半夜”的別名,南方農村小孩在拐棗熟時,常拿長長的竹竿,上部剖開呈叉狀,用以夾下高處的拐棗,這是孩子們最樂趣的事兒,而且兒童吃了拐棗可治療消化不良及厭食症。它的果實是釀酒的藥。
拐棗的植物名又叫“枳椇”或“椇”。古書《周禮﹒曲禮》記載曰:“婦人之摯,椇、榛、修、脯、棗、慄”。說明上述各物在古代女子中是互相饋贈用的禮物,其中的“椇”即是“拐棗”。拐棗的葉子遠大於棗,它們有個共同點:葉基部有3條向上伸的脈,拐棗無刺與棗不同。
拐棗分佈南方許多省區,北方少,北京在上方山和昌平溝崖有少數栽培的,但可能氣候關係,它們不能使果梗特別肉質可吃,而是瘦小的不堪食。
參考資料:http://ask.kedo.gov.cn/bkwd/zrdl/3628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