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話戲說
-
2 # 大咖要說話
十八,十九世紀的騎兵是由輕騎兵和重騎兵組成的。二者主要從職能和著裝及使用的武器上區分。
輕騎兵身著簡單的盔甲,攜帶較輕便的武器包括馬刀,弓箭等。主要從事戰前的偵察,情報的傳遞和戰場的掃尾工作。
重騎兵最早配備鎖子甲,後來是板甲,大多數也配備馬甲。主要武器有長矛,長劍也有盾牌。主要是集團突擊。
火器出現以後雖然騎兵還存在,但存在的價值不斷萎縮。輕重騎兵都開始裝備火槍,兩者的職能和作用區別逐漸縮小。機槍(馬克沁)的出現,直接導致騎兵部隊逐步退出了戰場。
-
3 # 銀浦太清下陳舸一匹夫
輕重騎兵,是以職能來區分的,和穿啥沒什麼關係。重騎負責衝陣,而輕騎兵則負責開地圖插眼,戰鬥時騷擾側翼,遠端,威脅後勤補給線,各種浪賤騷。。。
其實有這樣疑問的不光是題主,上面的威靈頓公爵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就推銷過這樣的觀點:戰場上的騎兵應該有完成各種任務的能力,不管他們的單位名稱是“輕騎兵”還是“重騎兵”。
但是儘管這樣的觀點一度盛行,十八、十九世紀的騎兵還是大致保留了輕騎兵和重騎兵的區分。在這時,輕騎兵和重騎兵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職能上,有時在坐騎上也有所區別。
我們來一個一個說。先說職能吧。
對於輕騎兵來說,他們常有的任務包括和敵軍騎兵交戰、襲擊敵軍散兵、騷擾敵軍、攻擊敵軍薄弱處等等,有些輕騎兵部隊也有可能投射遠端火力。
但是這只是他們通常的任務。如同威靈頓公爵所說,如果有必要或者有很好的機會,即使是輕騎兵也有可能去衝擊敵軍的薄弱處。如果前方有一支正在以縱隊隊形趕路的線列步兵或者輕步兵,輕騎兵也會很樂意去衝入他們的側翼,給他們造成嚴重的傷亡。
輕騎兵最大的價值在於其機動力。由於可以迅速地透過戰場,他們也經常被用來攔截敵軍騎兵。如題主所說,除了一些特例之外,近代的騎兵都已經放棄了盔甲。在騎兵近戰之中,輕騎兵其實並不會吃太大的虧。
對於重騎兵來說,他們常有的任務是發動衝鋒並衝擊敵軍行列(包括敵騎兵和敵步兵),或者和敵軍進行近戰。
但是這也只是通常情況。如剛才所說,如果有好機會或者有很大的必要,重騎兵也會去幹驅逐散兵之類的事,就像輕騎兵也有可能發動騎兵衝鋒一樣。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克里米亞戰爭的巴拉克拉瓦戰役中,英華人的重騎兵旅發動了一次“衝鋒”,但是並沒有衝起來,因為兩軍之間距離太短,而且是上坡。所以相當於是英國重騎兵走上去和敵人混戰了。儘管沒有衝鋒,重騎兵旅還是戰勝了坡上的俄軍。
但是在這場戰役接近尾聲時,由於誤解了命令,英華人的輕騎兵旅也發起了衝鋒。輕騎兵旅的衝鋒是真正的衝鋒,他們維持了整齊的佇列,並且有充分的加速空間。然而這支輕騎兵旅衝進了俄軍火力網中。涼了。慘得不行。
在十八、十九世紀,很多軍隊對於輕騎兵和重騎兵的馬匹並無特別要求,但另一些軍隊會認為重騎兵的馬應該更加高大,比如拿破崙的胸甲騎兵和卡賓槍騎兵的馬,就比同時期法國輕騎兵和龍騎兵的馬稍微大一點。
但是通常來說,輕騎兵和重騎兵都希望自己的馬匹在中等大小。太大太重的馬會帶來更多的後勤消耗,太瘦小的馬則根本不適合作戰。
另外說一下龍騎兵這個東西。龍騎兵最初是騎馬機動、下馬作戰的火槍步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多數龍騎兵單位演變成了真正的騎兵。在變成真正的騎兵之後,龍騎兵也分化成了輕龍騎兵和重龍騎兵。輕龍騎兵攜帶槍械,作為輕騎兵作戰,而重龍騎兵單位實際上一般就是一支重騎兵。
近代騎兵的輕重之分,大致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