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草來也

    我們這邊30中午

    30晚上

    初一早上

    初三中午

    其他時間隨便

  • 2 # 龍祥鳳安

    我們這裡是年夜飯吃餃子、初一早上吃餃子,初二送年吃餃子,十五吃餃子!每個地方習俗不同,你們哪裡是怎麼樣呢?

  • 3 # 土著哥的Vlog

    北京過年期間有幾天要吃餃子,大年三十晚上吃餃子。餃子餡一般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做,三鮮餡、豬肉韭菜、豬肉茴香、羊肉餡等。

    但是,初一早上吃的餃子必須是素餡,有胡蘿蔔,白菜香菇,白菜胡蘿蔔,西葫蘆餡等。然後,初五中午要吃破五的餃子,正月十五也要餃子,餃子餡上無忌諱,大概就這些吧,吃完這幾頓餃子,年也就過完了。

  • 4 # 升騰的海水

    山西臨汾,地處晉南。

    除夕

    初一

    初五吃餃子,

    初十據說是老鼠嫁女的日子,吃餃子捏老鼠嘴,也不是硬性的,想吃什麼吃什麼。

    正月十五早上吃元宵,午飯一般是炒菜,比較豐盛。

    正月二十吃添倉卷卷,至此新年就過完了,外出打工的就要離家了。近些年,特別是商家,正月初八,最遲正月十六開門營業,隨著時代節奏的加快,到不了正月二十該忙的就去忙了,不忙的吃完卷卷再去忙。

  • 5 # 活力莞邑

    當我想吃餃子的時候,其實我是想家了,一定是想念過年的味道了。

    有的地方會選擇大年三十吃餃子,寓意“交子”,也就是指一年年歲相交的日子,除舊迎新。不過我們家鄉吃餃子沒有限制,只是逢年過節,餃子一定是媽媽要展示的拿手菜。回家的第一餐,離家的最後一餐,媽媽都用親手包的餃子送上脈脈溫情。

    其實水餃並不是華人的專利,南韓有泡菜餃子、義大利有小方餃、印度尼西亞有蒸魚餃子、日本有煎餃、俄羅斯有水果餡兒的餃子……而在中華大地上,餃子擁有許多五花八門的名字,角子、餅餌、嬌耳、扁食、煮餑餑、粉角、水餃等等,它們所用的食材各異,造型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好吃。

    對於北方人來說,水餃是生活中的“硬核”武器,沒有什麼是一頓餃子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換個餡兒再吃一頓。元旦吃餃子、初一吃餃子、初五吃餃子、十五吃餃子、頭伏吃餃子、貼秋膘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餃子是節日和團聚的代名詞,也是滿足人們闔家歡樂美好圖景的最佳工具。北方人把餃子當成一種幸運和祝福的象徵,經常會在某個餃子裡包一枚硬幣,吃到帶錢餃子就代表了吉利。

    擇菜、剁餡、和麵、擀皮、包餃子,老北京年三十的晚上家人圍坐,各司其職,甚至還會給小孩安排一個擺放餃子這樣“磨洋工”的工作,這是許多人心中最溫馨的生活畫面,這時候的餃子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代表了一種氛圍。 手切肉餡,配上紅根韭菜或者重口茴香,是北方人心中最“正統”的餡料,但這還遠遠不夠。和麵、擀皮兒也是彰顯技術的關鍵步驟,面的厚薄和軟硬都直接決定了最終餃子的口感。太薄容易碎,太厚煮不熟,只有邊兒薄中間厚的餃子皮,才算是合格。

    南陽人把餃子皮做成長方形,直接將餃子包成了元寶形狀,端著這樣的一盤餃子,好像端著黃金萬兩。無獨有偶,淄博博山的水餃也被賦予了元寶的外觀,是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的標配,同時也是招待客人最好的禮儀。

    天津人在年初一要吃素水餃,用韭菜、紅粉皮、油條、醬豆腐包組成餡料的素韭菜餡兒,或者是加入了豆腐乳、麻醬、香油三兄弟調和而成的天津素餡兒餃子都是最受歡迎的餡料,雖然是素餡兒,但是口感上卻毫不遜色。平日喜歡熱鬧說個沒完的天津上,透過吃水餃這件事情表達“我想靜靜”的樸素願望。

    江西人在這件事情最有體會。煮好的餃子要配上老闆精心研製的高湯,一般是用雞湯或者骨頭湯打底,配以紫菜蝦米香蔥,再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辣油、香油、醋等佐料,小巧的餃子在美妙的高湯中翱翔,吃完餃子再咕嘟嘟把湯也喝完了,渾身都熱乎乎冒汗。

    陝西的酸湯水餃看上去有異曲同工之妙,直接把餃子泡進湯裡。甜醋、油潑辣子是骨架,輔以熟牛油、芝麻、蝦皮、蔥花、香菜等是血肉,再澆上一勺滾沸的餃子湯,靈魂就有了。一口下去,爽利,八百里秦川的曲折,千萬裡江山的妖嬈,通通藏在這一碗酸湯水餃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睡覺喜歡睡高枕頭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