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亨175184033
-
2 # 乾昱
陰陽理論貫穿於整個中醫理論,經絡系統亦以陰、陽來命名。其分佈於肢體內側面的經脈為陰經.分佈於 肢體外側面的經脈為陽經。陰陽經作用的部位不同.所 導致的病患亦不同。
-
3 # 海浪30636993
中醫的陽明經證,指的是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出現的內外因病證。按照臟腑之間的表裡關係,肺與大腸相表裡和脾與胃相表裡。如果是由於外感病因引起的原因,陽明經的病證就是以實熱為內因,外感寒熱暑溼引起的發熱惡寒,咽喉腫痛,咳嗽頭疼,牙齦腫痛,大便乾燥等一系列腸胃實外感六淫的綜合症狀。除外感以為的陽明經證,大腸主要管排洩,胃主要管受納腐熟水谷,如果陽明經有問題一個是大便異常,一個是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胃脹疼痛。
-
4 # 桂花芳香77105282
中醫中的陽明經證屬張仲景《傷寒論》的六經辨證之一,主要用於外感熱病。
陽明經屬胃和大腸,陽明病是正邪鬥爭的極期階段。多由太陽之邪不解,熱邪向裡發展,或由於失治誤治津傷,或邪熱直犯陽明等所致之陽明化熱化燥的病變。分型如下:
1.陽明經證:
證見身熱,汗出,口渴喜飲,心煩,舌苔黃燥,脈洪大。
治法:辛寒清熱生津。
方例:白虎湯。
2.陽明腑證:
證見身熱,日哺潮熱,汗出連綿,腹滿便秘,煩燥澹語,甚則神志不清,或循衣摸床,脈沉實有力,舌苔黃燥或焦黃起芒刺。
治法:峻下熱結。
方例:大承氣湯。
總之,陽明經證是陽明邪熱瀰漫全身,尚未燥結成燥屎;陽明腑證,指腸胃燥熱成實,大便秘結不下。
以上,供參考之。
-
5 # 使用者8348674900087
陽明經證:即是陽之症損及陰之始也。故《傷寒論》裡是以"胃家實"而鋪開裡證變化之端倪。也就是由乾卦轉向剝卦的全過程。因此,經氣之變必致整體全息之千變萬化。諳寓"蝴蝶效應“矣。
夲證是裡熱熾盛,熱邪充斥陽明紅的證症,具體臨床表現:“壯地、汗出、不惡寒反惡然、煩渴、脈洪大、苔薄白或薄黃。中醫教科書傷寒六經(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太陰經,厥陰經)就症辮證分類有更祥細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