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uotkn25480

    其實,現在門當戶對並不是以往的門當戶對了,而是指兩個人的思想層次。更多的是指思想、教育、三觀等等,而如果這些不能做到互相協調,再好的感情也會漸漸變淡。很多人都會說:“結婚一定要門當戶對”,的確,這樣的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也許,沒有結婚的你會覺得這是老思想,只要兩個人相愛,門不當戶不對都不是問題。但有一天你會明白,門當戶對真的很重要,這不是老思想,而是很多人的經驗之談。因為,只有門當戶對,彼此以及彼此的家庭,才會相處和諧。好的婚姻,門當戶對是重要的前提,女人不管是嫁入豪門,還是下嫁,都有一定的弊端,這不是努力就能克服的困難。

  • 2 # 使用者4513273315216

    人生活在不同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下,對物質和精神的要求不同,而婚姻必須是物質和精神條件的綜合匹配,否則矛盾衝突必將產生,影響感情。 人的知識水平不同,必將對事物的處理方式不同,生活中就會產生衝突,這樣的兩人是無法生活在一起的。 自理能力強者和自理能力差者也會產生衝突,除非自理能力差者,有絕對強的物質基礎,否則不平等的地位無法維繫婚姻。 生理狀況、心理狀況、生活也要匹配,否則矛盾衝突必將產生。 愛情是完美的,婚姻卻很難達到完美的境界,經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步入婚姻殿堂以後要面對的是一個家,是一份責任,志趣相投,品位學識等旗鼓相當的人生活在一起會更融洽,距離懸殊的人生活在一起,有一方的壓力會增大,為了縮小這個距離會付出很大的努力,會讓自己很辛苦,又怎麼談得上幸福呢? 婆媳難處。如果自己成長的家庭與將要面對的家庭情況懸殊的話,要得到婆婆的認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婚姻的“文化同源”。這裡是摒棄了古代婚姻純粹意義上的經濟地位而劃分的傳統社會等級的“門戶”之對。不可否認的是,現代人講的婚姻上的“門當戶對“,已經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賦予她新的內涵。傳統的門戶之對當然已經不能適合當今社會的主流意識,然而“文化意義”上的門戶卻有著根深蒂固的慣性,它會繼續承接著古代婚姻的血脈,並在很大程度上是婚姻幸福與否的試金石。文化上的門當戶對是一種雙方欣賞、理解、接納、適應的過程,婚姻關係一旦打上文化的印記,就決定了雙方的價值觀和生活原則,他們要麼志同道合要麼同床異夢。 童年生活經歷對人的成長有著深遠影響。子女與父母的依戀程度更是取決於父母的教養方式,它能準確地預測人際關係的質量。如果一個孩子在兒時得到的愛是充足而健康的,那麼當他成人後,也更容易和伴侶擁有溫馨和諧的愛情。而當一對戀人有了相當的受教育程度、興趣愛好、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等,那麼他們的相似性就會更強,婚姻和家庭會更加持久和美滿。 選擇一個人,等於選擇一種生活。 婚姻則像寫故事,時間地點,主角配角,開頭結尾,枝枝蔓蔓,細細碎碎。如果說愛情是天真的,那麼婚姻則是世故的;愛情是白羽,婚姻則是雞毛;愛情是“此時此地”,事關現在;婚姻是“從此以後”,事關一生;愛一個人,需要衝動,嫁(娶)一個人,需要的是智慧。 有位名編劇說過:你並非選擇了某個人,而是選擇了某一種生活。

  • 3 # 使用者31785243632

    婚姻也不一定都是門當戶對,老輩子講究門當戶對,現在年輕的人基本都不講究門當戶對了,現在社會有很多普通長相好的和有錢人結婚的,只要倆個人都互相喜歡對方就行,不必考慮是不是門當戶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護膚品塗抹順序應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