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1世紀父與子
-
2 # 蓮子的吟唱
失獨家庭,指的是女方年滿49週歲,已經失去再生育能力,而唯一的子女因種種原因不幸去世並且之後沒有收養孩子的家庭。
據2020年3月統計資料顯示,我們王店鎮現存在有失獨家庭共計12戶22人。這些人群目前年齡較大,大部分身患慢性疾病,已經無力出遠門務工或者在附近打零工,靠低保或者財政補貼生活,日子相對過的比較艱難。
他們目前面臨三大困境,急需幫助:
1、病無所靠。這些失獨人群,群體年齡超過60週歲,部分已經接近70歲,有的甚至已經超過80歲。他們大多伴隨著慢性病的困擾,身體狀況較差,一旦有個頭疼腦熱,因擔心鉅額的醫藥費用以及醫治時無人在床前照顧而不敢去看醫生。
2、老無所養。這些人群身體健康的時候還能夠生活自理,但是到了身體狀況欠佳的時候,身邊缺少親人照顧,一日三餐都成問題。已經習慣了單獨居住,也不願意去養老院養老。老景堪憂。
3、心無所依。這些人因為意外喪失了自己唯一的子女,心理上創傷很深,大多選擇離群索居的生活,藉以迴避傷痛。因為喪子,精神上也缺少一個必要的支柱,生活慢慢變得沒有方向感,人逐漸頹廢,缺乏活力。
雖然如此,針對失獨家庭中年齡超過50歲的年老夫妻,我們並不主張其再生育一個孩子來緩解傷痛和精神壓力。因為如果年齡過大生育孩子,不僅成年人要承受巨大的風險,而且未來孩子的生活也會因父母的年齡而無可預期。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畢竟,生育的事情,屬於我們每個公民擁有的權利。
-
3 # 玻璃瓶的春天
如果能力身體方面允許的情況下,我會再生的!
失去的痛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無論時間怎麼過遷,那種感覺,那種心中的小火苗,總是會被激起,在無限的放大悲傷,這個是別人或是別人家的孩子無法卻填補的!
有人說過:忘記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下段感情,或稱作“移情別戀”!再生無論對自己,或是愛人都是一種救贖!你會把之失的傷痛忘記,會更加愛這個,會更加的默契,夫妻也會生活的更有愛,因為知道不易,所以彼此之間會更加珍惜!
失去的人才有體會,每天在思念中,回憶中過日的痛苦!甚至會有精神疾病!
如果能再生,就好比給了一次自己重生的機會,也不會只能睹物思人,摸衣傷神!移情到另一個人身上,是個真真切切的人,這樣至少心裡全是滿的,而不是空的!
這是長期以來,不是說社會或是親朋好友,說慰問就能撫平的一種“心病”!再生比任何一種藥劑,或是慰問都有用,有效!
回覆列表
前年2018年,小學生因為要做寒假社會實踐,於是我們跟著一個朋友的關愛失獨老人社會組織,帶著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去參加“關愛失獨老人”活動。
活動是大年三十當天舉行的,當時場面非常震撼,全程情緒失控。
失獨老人,當他們失去唯一的孩子,又在年老的時候,最能傷害他們的是孤獨,沒有問候,了無牽掛。所以,當有人,尤其是年輕人,小朋友走進他們群體中去時,他們的欣慰和滿足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於是全程都是用淚水在交流,年輕人傾聽他們的故事,孩子們送上手工禮物,喊著爺爺奶奶,整個場面一片號啕大哭。
2019年,不敢帶小孩去了,hold不住場面和情緒。
所以,失獨老人,即便年老了,能生就一定要一個。只是高齡產婦,需要非常非常注意。
PS,後來朋友35歲又要了一個二胎,用他的話說,看著那場面,真是生多少個都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