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雪漫天007
-
2 # 心理醫生張彥平
實話實說,多少年了,過年我從不給別人拜年。
也沒有人登門給我拜年。
所以似乎就沒有我所喜歡的拜年方式。
究其原因,可能是出於職業習慣吧,我一直認為“拜年”這種行為是全體華人的一種“強迫行為”。即明知沒必要,沒價值卻又不得不做,控制不住擺脫不了的一種群體無意義行為。
也可以稱之為“強迫性儀式”。
出於功利色彩的除外。
-
3 # 趙李來說
我喜歡發錢,畢竟大家都喜歡紅包,我每個長輩888,每個小輩666,領裡街坊就88,66的小額髮,看到大家臉上洋溢的笑容,我就知道,這種拜年方式真的很美好。
-
4 # 萬丈桃花浪397
給年青的同輩、同學、朋友拜年,見面互相抱拳問好就行。給遠方的親朋好友千萬別忘了發條簡訊,送上自己真誠的祝福,也是不錯方式。
但是給自己的父母、家族中長者和親戚中的老人還是要親自登門,按照老祖宗的傳承,規規矩矩下跪磕個頭,才是真正的拜年。這不是俗套,更不是迷信,是尊重,是孝心。
孝,有千種,盡孝方式不一,但過年磕頭拜年更顯莊重,更有儀式感,更是我們表達孝心的時候。
一年過一個年,一年拜一次年,我們何惜磕個頭呢?
-
5 # 凌楓91
拜年,各有禮數,雖南北形式各異,但意義相同。
老家農村,過年從大年三十開始,
一,大門貼春聯,
二,供奉六神,(天神,土神,灶神,倉神,水神,先祖神靈),點三柱神香,燒三張紙裱,跪地三叩頭。
三,請先人,用托盤端上神香,紙裱,紅蠟燭,炮竹,(去祖墳先把紙裱燒完,上三柱香,晚輩跪地三叩頭,上墳頭紙,點蠟燭,放鞭炮)。把先輩的神靈請回家奉供。
四,先人神靈進門後,在門口燃放爆竹,以表團圓。
五,年夜飯,晚七點左右,一個家族各家帶上各自準備的酒菜水果,去長者家中團聚,晚輩向長輩行拜年禮,長輩向嘗未成年的晚輩發紅包(壓歲錢)。然後同進晚餐,共敘家常。大約十二點以前,晚輩向輩份高的老人送孝敬紅包,年夜飯結束。
六,大年初一的第一聲時鐘敲響後,過新年的爆竹聲由四面八方響起,一直到天明……
-
6 # 冬花
過年了,大家喜歡的拜年方式有以下三種:一是舞龍獅送吉祥。二是文藝演出送歡樂。三是走親訪友,送禮送物送溫暖。四是送年畫送春聯送祝福。以此表達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祥和友好的深情厚誼及歡樂喜悅的和諧分圍。
回覆列表
都是手機吧不過我發現了隨著現代科技越進步,人們之間的關係越疏遠,沒有過去一年四季無論春雨冰雪矗立在那的綠色郵箱管用,那裡面逐字逐句都是真感情真盼望,而如今連人類最初的表達感情的方式也不再重複了,寧願與陌生人說話交流感情,一個無論平常多麼節儉的人,還要為從未謀面的網紅打賞?不惜傾家蕩產!例如 QQ微信微博快手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