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生孔令凱

    臍疝就是疝氣出現在肚臍的位置,這個疝氣其實不是氣體,而是因為腹腔壓力大,把腸道、腹膜、脂肪向外擠,透過肚臍這個薄弱的地方,出現在面板下面,如下圖箭頭處。圖片來自網路那為啥叫疝氣呢?之前不懂,覺得裡面是氣體,這是因為有時腸道里有氣體透過,摸一下臍疝的地方有咯吱咯吱的聲音,感覺就是氣體。現在正規的叫法就叫疝,不叫疝氣了。新生兒斷臍帶後,肚臍這個地方要逐漸纖維化,逐漸和周圍面板癒合,所以,這地方在沒有癒合前是薄弱的。另外,在嬰兒期,腹直肌還沒長到這個地方,導致其沒有肌肉覆蓋著,只有面板和腹膜,那是相當的薄弱啊,容易捅開哦。為啥沒有肌肉,因為在媽媽肚子裡時,要給臍帶留個向外的開口啊。圖片編輯自 jamanetwork.com臍疝表現如下,在孩子用力時,比如哭鬧、大便時,這時腹腔壓力高,就會把腹腔內容物壓出來,表現肚臍處變高,等孩子平靜時,腹腔壓力變小了,這個地方就變平了,比如下面的圖片。如果發現寶寶有這種表現,那就是臍疝了。圖片編輯自The Newborn Book Significance判斷臍疝的大小,不是以凸起的高度算,而是以疝環的直徑計算。疝環就是在寶寶平靜時,用手指伸向肚臍內,向外觸控,能觸控到明顯的圓形邊界,其直徑就是疝環的大小。那出現臍疝有什麼危險嗎?沒啥危險,因為凸出物基本都能縮回去,如果凸出來後縮不回去,用手也壓不回去,導致腸道總是在這個地方卡著,這就是醫學上說的崁頓,那可能出現腸道出血、壞死,這時孩子會非常疼,不讓碰肚臍,面板顏色會變暗紅色,也是非常危險的,但是這種情況非常少見。上圖中下面兩幅,都是卡住了,最後一幅卡的厲害,開始出血壞死了,非常嚴重了。隨著孩子的長大,腹直肌會向中間生長,能把這個缺損處補齊了,所以,臍疝一般都無需治療,自己就會恢復正常。臍疝是否能自行恢復,不是以凸起的高低決定的,而是以疝環的大小決定的。直徑小於2cm的,大部分在4歲前能恢復正常,大於2cm的,一般不能自行癒合。以下情況也需要手術治療:如果疝環小於2cm,可以觀察到4歲,如果還沒有閉合,就手術處理;如果疝環大於2cm,到2歲時還這麼大,手術處理;如果出現崁頓,就是凸出來回不去,一碰孩子就疼,提示有絞窄的可能性,需要在24小時內手術。註釋:有些地方以1.5cm為標準。如果孩子臍疝無需手術治療,那就不用管了,不用任何處理。不用使用繃帶繞著肚子壓著臍疝處,沒有用處;也不用使用個硬幣壓著肚臍處避免其凸起,這樣有可能會把臍部凸起處的面板磨破,甚至把裡面的腸道磨破,這就需要手術治療了。不治療的可以不管,等其自行恢復就行,但是如果要治療了,也別因為怕麻醉等不給孩子做,一定要按照孩子臍疝的情況處理,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 2 # 小兒外科龐軍良

    臍疝,和腹股溝疝都是新生兒常見的疝氣型別。

    臍疝是由於新生兒出生後,肚臍兩側的腹肌未能及時將腹部最薄弱的部分——肚臍給“封死”,留下了臍環,所以當小兒腹部壓力升高時,腹腔內的腸道就很容易被擠壓出來,使肚臍部分突出一塊,這一塊就叫做臍疝。

    如果臍疝並不大的話,可以先採用保守治療,平時不要讓孩子情緒波動太大,比如大哭、大笑、便秘等情況,避免發生。其次等孩子肚臍癒合後可以採取適當的措施給固定起來,大多數孩子再兩歲之前臍疝都會慢慢消失,也有部分患兒臍疝過了兩歲仍舊無法消失,或者是消失較慢,必要時可以採取手術治療,來徹底修補臍疝的“漏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勇士隊湯普森加格林換濃眉哪隊更賺或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