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器工坊
-
2 # 冷兵器研究所
所謂明成祖從越南得到了火器,其實是很嚴重的誤傳。
清代所寫的《明史·制第六十八兵四》是這麼記載的:“至明成祖平交阯,得神機槍砲法,特置神機營肄習。制用生、熟赤銅相間,其用鐵者,建鐵柔為最,西鐵次之。大小不等,大者發用車,次及小者用架、用樁、用託。大利於守,小利於戰。隨宜而用,為行軍要器。”
所謂神機槍砲是什麼呢?
一般認為就是神機銃。神機銃其實是一種特殊的火器,不發射圓形彈丸,而是以點鋼箭做投射物,借火藥爆發飛出殺敵。這點上,歐洲早期火器也有發射箭矢的,然後之後北韓和日本都有類似的火器。
但據查,明軍在初入越南時便已經裝備並使用神機銃。明代所記載的《大明太宗孝文皇帝實錄卷六十二》永樂四年十二月“征討安南總兵官新城伯張輔等克多邦城。……賊將又於城內列陣接戰,驅象當前。輔督遊擊將軍朱廣等以盡象蒙馬,神機將軍羅文等以神機銃翼而前,象皆股慄,又為銃箭所傷皆退走奔突,賊眾潰亂,官軍長驅而進,殺賊帥梁民獻蔡伯樂,追至傘圓山,賊自相蹈藉,及被殺而死者不可勝計,獲象十二,器械無算。”
這段記載裡既有神機銃,又有神機將軍。就算這段記載裡的神機銃是繳獲的,初入安南的明軍也不可能突然設立一個神機將軍的職位。這隻說明當時明軍已經擁有了神機銃。
而在嘉靖年間,神機銃被尹耕改為發射鉛彈。到了清代寫《明史》的時候,自然不可能搞清楚神機銃的來龍去脈,於是將神機銃說成是自越南之役所得。
那《明史》的這種誤傳是無中生有嗎?
也不見得,因為明軍確實從越南人那裡學到了一些火器的知識。
從出土實物看,永樂四年之後的明軍火銃與之前火銃相比,在火藥與彈丸之間多了一個木馬子。這是一種放置在火藥與彈丸之間的木製附件,由硬木製成,以加強氣密性、增加射程。這種東西歐洲人也有使用,一般稱其為木彈託。
另外,當時越南人接觸的是中原火器。因為永樂皇帝收復安南是1406年開始的,這時候歐洲大航海時代還沒開始。到了1488年,葡萄牙人才剛剛到達非洲的好望角,距離東南亞還遠著呢。
所以這種木馬子,只能是越南人在中原火器上進行的改良,然後被明軍所吸收應用。
回覆列表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國家,這裡不僅僅是宋代的初級火器,也是最早的金屬管狀火器使用國。題主的那句話,原文當是“至明成祖平交趾,得神機槍炮法,特置神機營肄習之”,出自《明史》。上個世紀有很多史學工作者摳住這一句不放,認為明代的先進火器多是從越南繳獲,神機營也是因此成立。事實上中國軍事技術專家王兆春在著作《世界火器史》中已經證實了這一認識的錯誤性,因為在明軍第一次對交趾用兵時,也就是永樂五年,明軍便已經大規模的使用火器來作戰,而安南計程車兵卻只能使用大象和大盾、弓矢、標槍等冷兵器進行防禦。
事實上對這句話的理解應當是成祖在對交趾的用兵中充分的認識到了火器戰術的重要性,於是在永樂七年特意設定了專門使用火器的神機營。而“特置神機營肄習之”意思應當是特意設立了神機營來熟練的掌握火器戰術的運用,而不是學習技術。畢竟明初的火器是直接繼承並改造於元朝的形制,並沒有受到外來技術的影響。
至於越南的火器最初從何而來,《明史》也對此做出瞭解釋。在洪武年間,廣西和雲南有大量的明軍因為受不了衛所軍官的欺壓,於是逃往了越南等地,並一併將火器帶到了越南,但是其數量規模尚不足以大規模裝備入軍。永樂年間至宣德年間,明軍與安南交戰數十次,雖然明軍勝多敗少,但還是架不住損失過大。每次明軍撤退,越南便可以繳獲一定數量的火器,在1426年到馬坡之戰後,明軍損失近7萬人馬,其中有十萬支火銃盡被安南繳獲,憑藉著這些軍火,黎利廢掉了陳嵩自立為王,國號大越,越南一稱由此而來。
至於西方火器的傳入,是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活動開始後,在越南當地人和殖民者的鬥爭中繳獲的,起初越南因為生產力低下,不能自行生產,只能透過繳獲和購買獲得,其中火炮的規模一直不太理想,倒是火繩槍的裝備數量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