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重新發現商丘
-
2 # 孔乙己亂彈
春節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過年的講究很多,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就進入過年模式,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不同意義和講究。常言道:十里風俗各不同,萬家團圓又是大一統。
以孔某所在地陝西關中地區的風俗習慣基本禮數大同小異,最難忘的是過年的重要節點,再忙再如何不會忘,例如:臘月二十三祭灶等等……
像孔某這個年齡段的人,我的老人已經故去那麼三十晚上前按老禮要“迎請”故去親人“回來”舉行簡單的祭拜(祭祖)儀式,正月十五再“送”他們回“天國”這也是重要的事。
當然最難忘的是給親朋好友致以最真誠的節日問候,祝福所有的親朋好友新年“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大吉大利”
更難忘三十晚上的年夜飯、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正月十五鬧元宵,和和美美、團團圓圓、迎新年。
預祝大家節日快樂慶團圓。
萬事如意又一年!
-
3 # 悟思必得
過春節是華人最重要的一個佳節,每個人過春節都有自己的快樂和感悟,說到春節覺得什麼樣的事情才是最難忘的,我以為,不同年齡層次的人有不同的難忘的事情。
我是一個60多歲的人了,春節覺得最難忘記的事情,莫過於陪伴父母拉家常聊天,聽父母講故事,每年春節時,我最喜歡聽父母講鄉村裡發生的新鮮事和奇聞趣事。我是在農村長大的,19歲離開故鄉已經有幾十年了,但對故鄉的土,對故鄉的情,對故鄉的一切都深深的依戀著,時常聽父母講某某的孩子有出息,考上了重點大學,安排了好工作;某某家的孫子孝敬父母等等;聽父母拉家常,聽父母講農村發生的新變化,現在家鄉的老人都有了社保和醫保,日子過得一年比一年好。過去不少子女都不想贍養父母,如今村裡的老人都“吃香了”,子女們搶著去贍養父母。每當聽到父母講到這些,我都為故鄉的父老鄉親有這麼好的條件而高興,而自豪。
春節與父母陪伴的時間相要長些,我能從父母的故事中瞭解許多家鄉的變化和新鮮事,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這些都是改革開放給家鄉帶來的好形勢,我記上心來,還將這些素材寫成文章發表在報刊上,成了永久的回味。
春節聽父母講故事常既讓我陪伴了父母,又能從父母口中得到村裡的新鮮事兒,可謂一舉兩得,父母知道他們講的故事我都在報上發表了,父母十分高興,認為他們自己現在也有作用了,平時父母也更加註重“收集”村裡的新人新事了,講故事的興趣也就更濃了;更讓我高興的是父母從給我講故事後思維也更加敏捷了,他們也更會講了,現在我還聽父母講我爺爺和太爺爺上輩的故事,使我對上輩幾代人的故事也瞭解不少,彌補了我對家史瞭解不足的缺憾。
今天春節到了,仍然是聽父母講故事是我最感興趣的事了,那感覺像小時候,快樂得像個孩子。是的,儘管我是60多歲老人了,但在父母身邊我仍然是個孩子,聽父母講故事是我最難忘的事情,更有意義的是,我將父母講的故事變成了鉛字,對家庭來說,意義就更加深遠了。一個60多歲的人能回家叫一聲父母,能聽父母講故事,這不是春節最有意義和最難忘記的事情嗎。
回覆列表
對我們商丘的孩子來說:
以前過年最難忘的是
媽媽給買的新衣服
爸爸給買的新玩具
還有
親戚給的壓歲錢
以及
和大人一起貼對聯
包餃子
放煙花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