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毛維準
-
2 # 筆桿
如何進行學術文獻的翻譯?首先翻譯的標準有三點:譯文要與原作者表達的一樣,準確;表達要流暢,不束縛於原文形式;用詞要恰當,這也是翻譯的三點難點。現在有很多翻譯工具,支援多語言互譯,可以輔助試一下。
第一個Google Translate網頁版和APP版本。APP版本可以直接把語音、影象翻譯出來,很方便。
Bing Translator必應翻譯(Bing Translator)是微軟提供的一項文段和網頁全文翻譯功能網站。翻譯質量較高,可對比檢視。
搜狗翻譯文獻對照翻譯,可下載翻譯文件(PDF/WORD),也可截圖翻譯。
Office Word可長篇翻譯,word文件上傳後,會跳轉到微軟翻譯網頁翻譯。
愛學術文獻翻譯翻譯保留原文樣式和排版,全面、專業的詞彙庫確保翻譯前後術語統一。
筆者曾經參加過三部西方國際政治著作的翻譯,其中一部正式出版,一部正在出版,一部是參譯。當然,這種翻譯還只是英文翻譯,還未嘗試過從德語進行翻譯的情況。
記得剛入道時,有位老師特別囑託翻譯務必要注意信達雅三個問題。這也稱為翻譯的最高境界。
這也是嚴復在翻譯《天演論》時提到的難處。其中,信是譯文要準確,不能刪減或者增加意思;達是譯文要通順,要進入中文的語境,不能拘於原文形式;雅是指譯文字身要簡明優雅,注意用詞選擇等。
當然,在實際翻譯中,發現要達到這三個目標非常艱難,我個人感覺能從英文原文中將七成的意思表達出來就已經不容易了,其他的三成基本就流失了。
雖然無法將所有的意思都翻譯出來,個人感覺還是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語言水平。
其一,掌握本專業領域內的專業術語,體現專業性。特別在國際政治領域,若干政策與軍事行動都有獨特的術語。
其二,掌握英語常規的語言習慣,不能出現望字望詞生義,英語有若干固定用法,跟我們的成語似的,經過若干年的變化,已經不是原字的意思了,這種情況要務必注意。
其三,英語的事態問題要注意,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再就是虛擬語態,遣詞造句,特別折磨人。
其四,儘量或者切忌不要跨界進行翻譯,不要做全能翻譯手,常在河邊走,很可能會溼鞋的。
其五,擅用各種輔助工具,謙虛謹慎,不要認為自己考慮的就是對的,翻譯完之後務必再進行復核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