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小紫

    題目中的兩個說法都不準確。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在史書中被人評價為“矜誕”,簡而言之就是狂妄放肆。做官日久,實際上也沒做到太大的官,何談“君王器重”。

    譬如他曾經自詡:“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意思是自己的文章賽過屈原、宋玉,書法比王羲之還牛。

    當時的文豪蘇味道在吏部當長官,杜審言在寫述職報告的時候口出狂言:“味道必死。”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彼見吾判,且羞死。”意思是,我的文章這麼牛,他看見就要羞愧欲死。

    他這種性格導致他的人際關係很是有問題,當官怎麼可能順當?好比被他嘲諷過的蘇味道,後來官居宰相,不記恨他也就罷了,還想升官?

    杜甫的性格,有點類似他的祖父,也頗有些放肆的意思。他在四川的時候,投靠朋友嚴武。那會兒老杜本來就是寄人籬下,喝多了指著嚴武鼻子罵:“你爸爸怎麼會有你這種兒子?”氣得嚴武差點動手殺了他。

    再說第二個問題,杜甫到底活得艱難不艱難?

    這個艱難的標準沒定,是不好下結論的,你要是說,官運不好就叫艱難,那杜甫確實是很艱難。但要是說杜甫生活水平不高,那可能值得商榷。

    要知道,杜甫是大門閥世家子弟,他是京兆杜氏襄陽房的成員,杜氏算是唐時一流靠下的大家族,號稱“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杜甫的媽媽家,是天下第一大家族清河崔氏,更有著李唐皇室的血統。

    這樣的家庭背景,要說生活得艱難,那是不可能的。譬如,老杜的妻子姓楊,是弘農楊氏家的女兒,弘農楊氏那是何等家族?一般家族想要結親,哪能那麼容易。

    杜甫的青年時代,是頗為愜意的,根本不缺錢花。直到他的父親杜閒去世,他做官又很不順利,在長安滯留多年,愈發窮下去了。但是比起來廣大的平民百姓,能行走於“岐王宅裡”“崔九堂前”的老杜,還是階級敵人一般的存在啊。

    直到經歷了安史之亂的荼毒,落魄西南,他的生活終於才窮困艱難下去了,但也從來不缺接濟他的人,保護他的人,小到縣長,大到軍區司令員,說到底還是比一般經歷喪亂的普通人強太多了。

    我們閱讀他的詩歌,“艱難苦恨”都是詩筆,是詩人的主觀感受,靠這個去議論活得是否艱難,恐怕真要相信魏晉南北朝一堆號稱家世寒微的寒門子弟是真窮了,翻翻家世背景,居然都是高官子弟,哪裡說得上一個窮字。

  • 2 # 布衣閒人10

    早些時候的杜甫過得是很好的。有飯吃,有衣穿,有書讀,有馬騎,有祖父和父親蔭庇,到處遊玩吟詩。及長(大概中年以後),祖父和父親由於官職低,加之已經故去,杜甫只能自立門戶,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乃至陷入了窮困潦倒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不善作官。朝庭曾給他一個左拾遺的官職。做左拾遺時沒起到拾遺的作用,嫌官小,乾脆不幹了。這樣就斷了雖然微薄但比較穩定的收入。

    三是性格有缺欠。杜甫性格上的缺欠,主要是情商低,難以與同僚、朋友相處。據有關資料記載,成都府尹、御史大夫、劍南節度史嚴武,十分敬佩杜甫的才華,不但幫助杜甫修繕、擴建了草堂,而且是杜甫日常生活的主要資助者。後來,杜甫竟然羞辱嚴武,嚴武一度想殺掉杜甫。嚴武去後,杜甫便失去了生活來源。其他朋友,如高適等,都是詩友,並無在經濟上對杜甫進行資助。

    四是安史之亂衝擊了杜甫的生活。安史之亂,常使杜甫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朝挺和各級官吏都忙於平亂,哪有閒工夫關顧一個詩人。

    五、杜甫身患消渴症(糖尿病)等多種疾病,且得不到及時治療。

    以上原因,使杜甫活得十分艱難,一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聖),最終死於窮困潦倒。

    本文僅供參考。

  • 3 # 大悔憶智周

    不幸,最偉大的人中龍鳳往往需要一個時代甚或幾個時代的時間才能認識的,在唐朝,杜甫就是個普通人。

    直到宋朝,杜甫的驚人價值才被蘇東坡等人比較充分地發現。

    後來,杜甫的超前、先鋒、博大精深的價值被後世不斷地挖掘出來。

    不必說他高深的詩歌藝術,他的生命至上的人文主義思想和人和大自然高度契合生活才能更加美好的綠色理念,先進到今天!

    杜甫的幼子是餓死的,曹雪芹的幼子是病死的,他們的時代不知道他們的價值。

    酒足飯飽的人們最人道的做法就是不要奚落他們,至於惡搞,那就是喪盡天良!

    他們在苦難貧窮中奉獻給人類無價的文化珍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上買的多肉種下後要澆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