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杉林
-
2 # 宇啟猛開2017
我的答案是:地球是遠古的太陽!但這句話不很規範,應稱地球是遠古的恆星!這樣不會在概念上混淆,太陽這一名詞具有專利性。
對於太陽是不是核聚變也不是確定的:主流理論認為太陽主要由氫元素組成,太陽中心發生氫核的核聚變反應,這一說法的支援證據是人類已實現人工核聚變,是氘核的核聚變。問能不能實現氕核的核聚變?如能實現,可以很好的支援太陽是核聚變這一推斷,但還沒有實現!再說所謂核聚變理論基礎是明物質氫原子的核聚變,沒有考慮宇宙物質是由多數的暗物質組成,在太陽系形成機理上的認識也沒有考慮暗物質的存在。所以認為太陽是氫的核聚變說法,是不確定的!
-
3 # 孤猴78345271
原創思想,任何恆星都在進行熱核聚變,在恆星的大熔爐中逐步生成越來越重的元素,但是隻有大質量的新星和超新星才能生成金,鉑之類的超重元素,所以地球應該是遠古時期超新星在能量釋放完後爆炸留下的一塊殘骸,又,太陽 ,星系乃至總星系在釋放能量後不是質量虧損,而是質量增加,星系蛻變為星系黑洞後質量將增加到恐怖的數十個數量級。
-
4 # 火星一號
太陽自46億年前誕生起,就已經啟動核聚變反應,它不斷把氫原子核合成更重的原子核——氦原子核。在這個過程中,前後的質量發生了變化,質量少掉了一些。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告訴我們,物質中蘊含巨大的能量,核聚變反應少掉的質量轉化為了巨大的能量,這就是太陽的巨大能量來源。據估計,這個過程每秒將會失去426萬噸的質量。
雖然太陽不斷進行核聚變反應,但質量並不會完全耗盡。因為核聚變反應只發生在太陽的核心區域,這裡的邊界距離太陽中心約為太陽半徑的25%。隨著核聚變反應的進行,將會逐漸積累更重的原子核,反應過程中所損失的質量相對於恆星而言極少。據估計,太陽在一生中(100億年)由於核聚變反應所損失的質量僅為太陽總質量的0.06%。可以看到,太陽的質量損耗相對於總質量而言可以忽略不計。真正會耗盡的是核心中能夠用於核聚變反應的元素,而核心之外的元素無法發生核聚變反應,因為溫度和壓力遠遠不夠。
另一方面,地球是行星,與恆星壓根挨不著邊。沒有任何一種機制可以使恆星演化成巖質行星,恆星最終的結局是那些密度極高的天體,而不會是地球這樣的天體。透過對地球上最古老岩石的測定可知,地球在46億年前與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一同形成。而在誕生之後4億年,地球上可能就已經孕育出了最早的生命。總之,地球自形成以來就是一顆質量較小(相對於類木行星和恆星)的巖質行星,絕非是什麼遠古的恆星。
-
5 # KM閒聊吧
太陽是時時刻刻進行核聚變,但質量決不會耗盡,物質不滅這是物質客觀規律,說質量變少倒可以由愛的E=mc²得出,放出能量,質量變小,氫聚變成氦,釋放能量,即便能最終聚變成鐵,釋放更多的能量,鐵的質量始終還在,也不會耗盡呀,這些其實更多來源於觀測研究,也少不了猜測與想象,畢竟從無“實地考察”太陽。我倒有另一種猜測,太陽核聚變,放出能量,其周圍的暗物質粒子獲得能量轉換成明物質粒子,然後構成氫,甚至直接構成氦或更重原子,也就是暗物質暗能量竟變成了太陽的組成部分,那太陽的質量未減反而有所增加也是可能的。事物的演變不會總是單一方向(當然不排除有時的單一方向),既然如此,那地球是否是遠古太陽(說的是恆星吧)呢?有這種可能,但可能性真的很少,由地球岩石分析,至少40多億年地球的主體不可能是恆星演變而來,當然,一百億年或者一千億年前是否由恆星演變,或恆星碎片演變,是無從知曉,也無意義的事,畢竟宇宙中在不停演變,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原子都可以變化(核聚變,核裂變),正反電子可以相撞涅滅(猜測變成暗物質粒子),“光子”相撞撞出電子(該由暗粒子而來吧),宇宙中的演變可謂複雜多變吧。那地球更遠古由什麼演變而來誰會知道呢?猜猜就好了。
回覆列表
地球是行星,一顆恆星再怎麼也不會變成行星。太陽從頭到尾都是一顆氣態星球,他的核聚變還能維持四十五億年,之後會膨脹變成紅巨星,再然後會逐漸坍塌變為白矮星,最終熄滅並會因為不能繼續控制自身的氣體形態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