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地球至少人類能在地球上持續生存4000萬年。
這既涉及可持續發展戰略,涉及地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提供的資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環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內維持不變.\x0d太陽是決定地球外在環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據近代天文學家的理論,太陽將持續而穩定的向地球提供光和熱,地球繞陽太旋轉的平均半徑,將長期維持不變,至多隻有極小的擺動,這一過程將至少還持續40億年.過了40億年後,太陽將逐漸膨脹而演化為紅巨星,最後將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裡.\x0d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實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陽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於人類,卻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動!不過,太陽為地球持續提供長達4000萬年的光和熱卻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4000萬年的年代裡,所消耗的能量還不到太陽總量的1%!所以,研究人類在地球上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至少要以人類能在地球上持續生存4000萬年為奮鬥目標!\x0d但是人類面臨的真正威脅,卻是來自人類自身.
如果人們認為400年前伽裡略是近代科學之父的話,那麼這400年來科學、技術以及工業、農業的發展,就遠遠超過自有人類歷史以來的400萬年間的成就.與此同時,近400年來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資源,也大大超過了在400萬年間人類所消耗的資源總量!如果按照現在消耗不斷增長的趨勢發展下去,試問4000年後乃至4000萬年後的地球將是什麼樣的面貌?\x0d地球上的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另一類是不可再生資源.雖然人類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資源的辦法補充一些不可再生資源,但這在數量上畢竟是有限度的.
在這個地球至少人類能在地球上持續生存4000萬年。
這既涉及可持續發展戰略,涉及地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提供的資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環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內維持不變.\x0d太陽是決定地球外在環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據近代天文學家的理論,太陽將持續而穩定的向地球提供光和熱,地球繞陽太旋轉的平均半徑,將長期維持不變,至多隻有極小的擺動,這一過程將至少還持續40億年.過了40億年後,太陽將逐漸膨脹而演化為紅巨星,最後將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裡.\x0d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實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陽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於人類,卻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動!不過,太陽為地球持續提供長達4000萬年的光和熱卻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4000萬年的年代裡,所消耗的能量還不到太陽總量的1%!所以,研究人類在地球上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至少要以人類能在地球上持續生存4000萬年為奮鬥目標!\x0d但是人類面臨的真正威脅,卻是來自人類自身.
如果人們認為400年前伽裡略是近代科學之父的話,那麼這400年來科學、技術以及工業、農業的發展,就遠遠超過自有人類歷史以來的400萬年間的成就.與此同時,近400年來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資源,也大大超過了在400萬年間人類所消耗的資源總量!如果按照現在消耗不斷增長的趨勢發展下去,試問4000年後乃至4000萬年後的地球將是什麼樣的面貌?\x0d地球上的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另一類是不可再生資源.雖然人類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資源的辦法補充一些不可再生資源,但這在數量上畢竟是有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