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語言學還是文學角度來說,都行不通,且絕對不能。倉促寫就,脈絡混亂,拋磚引玉吧。希望在西方語言文學發展@歸伶昌@scott sanett以及在中國語言文學(意象、用典、化用、文學發展等)@夜小紫方面能得到專家前輩們的指點。首先,漢語每字一音節;英語等拼音文字,以單詞為單位,通常不可切分,大部分單詞多音節,且很長。漢語字詞聽說時透過四聲辨識,讀寫時透過漢字字形;外語長單詞是透過音節組合來增加辨識度的。這也是為什麼漢語常用字不超過三千,而英語常用詞六千到一萬——只有字形的複雜,才能彌補單音節為單位的低辨識度;只有拉長單詞長度,才能抵消拉丁字母字元過少的低辨識度。外語拼讀簡便的代價就是單詞多音節、長,看日語假名拼寫就知道了;中文短音節詞的代價就是四聲和方塊字的複雜。出來混遲早要還,外國孩子學字母容易,單詞就會讓人頭痛。英文所謂big word,反映的就是這個問題。就漢語本身而言,漢語的短音節字一旦拼音化將造成辨識困難。不理解的朋友請參照十進位制和二進位制。十進位制10個數字,二進位制2個。十進位制字元多,表示同樣的數目位數就少;二進位制只有0和1,一個很小的數額就要寫一大串。理論上要準確傳達同樣的資訊量,是不可能過於儉省的。有知友反映日常用拼音交流沒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日常較少涉及學術、文學、古文作品,兼之初級漢語畢竟表達有限,另一方面也是日常篇幅往往較小,琢磨一下也不覺得多費了多少力的緣故。其次,拼音取代漢字,會打破漢字的連續性。這個連續性分縱向和橫向。縱向為時間/歷史,橫向為空間/人群。舉個例子:如果對印歐語系有所瞭解,就會知道羅曼語族下的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均由拉丁文發展而來,相似度之高,誇張些說不過是方言與方言的差別;日耳曼語的荷蘭語、德語、瑞典語等也是如此。那麼為什麼會演變成今天的樣子?因為他們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的拼寫會忠實反映發音的細微差別。如果以拼音代替漢字,首先在應用中各地方言口音就會造成巨大混亂。各成一家的局面是必然的。統一拼音??請問普通話普及了這麼多年,能確保絕大多數人都發音標準嗎?如果不能,又叫人怎麼寫拼音?使用拼音文字,乍看在學寫字上省了許多事,其實拼寫本身的麻煩就隨之而來。且不說能否規範拼寫。即使規範了,語言是發展的,無論是學校還是別的機構,都無法阻止新的變體的出現。更要命的是,這些由量變到質變的細微變化,很可能是按照地域、人群割裂開來的。此種情況下,漢語語言的分崩離析,絕不是危言聳聽。同時毀壞的還有語言的縱向連續性。漢字從上古到現在,雖然多有更迭,但是基本字字對應。《詩經》寫成簡體繁體,雖然現代人讀來語義模糊,有時晦澀,但基本可懂個大概。而歐洲古代語言如中古高地德語之類…呵呵對現代歐洲人來說完全不可讀,要讀就只能讀翻譯,或者當外語一樣學。因為單詞完全面目全非。橫向的語言割據,其所導致的交流不便,以及相應的經濟損失,實在是最輕微的後果。嚴重的後果:地域隔離、地區敵對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滋生氾濫。至於這些後果意味著什麼,相信我不說,諸位也知道。語言的連續性有什麼好處?漢語文學之恢宏,詩詞曲賦戲劇小說,發展自成一體,這跟中華廣闊土地、眾多人口同使用一種文字是密不可分的;反觀歐洲,要在英法德意希等語言之間來回跨越借鑑,才湊成各種文體,歐洲研究文學必學外語,否則追溯起來只有翻譯可讀,歐洲偉大的作家也鮮有不會外語的——否則無養料可以吸收。正因為漢字的連貫性,中國古今文字可最大化傳承、東西南北作品可最大化交流,才成就如此輝煌的漢語文學。拼音文字看似儉省,實則因為語言的分化,不得不花費更多精力在外語和古語的學習和翻譯上。即使這樣,傳遞效率也終究有限。接下來,提一下漢字的表意功能、視覺美感、排版的便利。很多人不屑一顧,我卻仍覺得寶貴。另外,不靠譜地說一句:西方文字,單詞長,須空格,很廢紙。最後,是實際操作的問題。即使不考慮後果,全替換成拼音,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舊的書籍文字怎麼辦?扔掉,還是通通進博物館?總而言之,漢字拼音化所帶來的,將是對漢語與漢語文化毀滅性的打擊。萬不可行。最早看到類似提議的時候就很奇怪,怎麼沒有學術泰斗之類出來反駁。後來想可能是提議太荒謬,沒有人放在心上。沒想到時隔多年,知乎上還在討論這個問題……私以為,對語言特性不瞭解的人,處於好意提這樣的建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是學術界…呃……隨想隨寫,思路有些亂,很多概念也沒有區分清楚,請大家見諒。
無論是從語言學還是文學角度來說,都行不通,且絕對不能。倉促寫就,脈絡混亂,拋磚引玉吧。希望在西方語言文學發展@歸伶昌@scott sanett以及在中國語言文學(意象、用典、化用、文學發展等)@夜小紫方面能得到專家前輩們的指點。首先,漢語每字一音節;英語等拼音文字,以單詞為單位,通常不可切分,大部分單詞多音節,且很長。漢語字詞聽說時透過四聲辨識,讀寫時透過漢字字形;外語長單詞是透過音節組合來增加辨識度的。這也是為什麼漢語常用字不超過三千,而英語常用詞六千到一萬——只有字形的複雜,才能彌補單音節為單位的低辨識度;只有拉長單詞長度,才能抵消拉丁字母字元過少的低辨識度。外語拼讀簡便的代價就是單詞多音節、長,看日語假名拼寫就知道了;中文短音節詞的代價就是四聲和方塊字的複雜。出來混遲早要還,外國孩子學字母容易,單詞就會讓人頭痛。英文所謂big word,反映的就是這個問題。就漢語本身而言,漢語的短音節字一旦拼音化將造成辨識困難。不理解的朋友請參照十進位制和二進位制。十進位制10個數字,二進位制2個。十進位制字元多,表示同樣的數目位數就少;二進位制只有0和1,一個很小的數額就要寫一大串。理論上要準確傳達同樣的資訊量,是不可能過於儉省的。有知友反映日常用拼音交流沒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日常較少涉及學術、文學、古文作品,兼之初級漢語畢竟表達有限,另一方面也是日常篇幅往往較小,琢磨一下也不覺得多費了多少力的緣故。其次,拼音取代漢字,會打破漢字的連續性。這個連續性分縱向和橫向。縱向為時間/歷史,橫向為空間/人群。舉個例子:如果對印歐語系有所瞭解,就會知道羅曼語族下的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均由拉丁文發展而來,相似度之高,誇張些說不過是方言與方言的差別;日耳曼語的荷蘭語、德語、瑞典語等也是如此。那麼為什麼會演變成今天的樣子?因為他們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的拼寫會忠實反映發音的細微差別。如果以拼音代替漢字,首先在應用中各地方言口音就會造成巨大混亂。各成一家的局面是必然的。統一拼音??請問普通話普及了這麼多年,能確保絕大多數人都發音標準嗎?如果不能,又叫人怎麼寫拼音?使用拼音文字,乍看在學寫字上省了許多事,其實拼寫本身的麻煩就隨之而來。且不說能否規範拼寫。即使規範了,語言是發展的,無論是學校還是別的機構,都無法阻止新的變體的出現。更要命的是,這些由量變到質變的細微變化,很可能是按照地域、人群割裂開來的。此種情況下,漢語語言的分崩離析,絕不是危言聳聽。同時毀壞的還有語言的縱向連續性。漢字從上古到現在,雖然多有更迭,但是基本字字對應。《詩經》寫成簡體繁體,雖然現代人讀來語義模糊,有時晦澀,但基本可懂個大概。而歐洲古代語言如中古高地德語之類…呵呵對現代歐洲人來說完全不可讀,要讀就只能讀翻譯,或者當外語一樣學。因為單詞完全面目全非。橫向的語言割據,其所導致的交流不便,以及相應的經濟損失,實在是最輕微的後果。嚴重的後果:地域隔離、地區敵對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滋生氾濫。至於這些後果意味著什麼,相信我不說,諸位也知道。語言的連續性有什麼好處?漢語文學之恢宏,詩詞曲賦戲劇小說,發展自成一體,這跟中華廣闊土地、眾多人口同使用一種文字是密不可分的;反觀歐洲,要在英法德意希等語言之間來回跨越借鑑,才湊成各種文體,歐洲研究文學必學外語,否則追溯起來只有翻譯可讀,歐洲偉大的作家也鮮有不會外語的——否則無養料可以吸收。正因為漢字的連貫性,中國古今文字可最大化傳承、東西南北作品可最大化交流,才成就如此輝煌的漢語文學。拼音文字看似儉省,實則因為語言的分化,不得不花費更多精力在外語和古語的學習和翻譯上。即使這樣,傳遞效率也終究有限。接下來,提一下漢字的表意功能、視覺美感、排版的便利。很多人不屑一顧,我卻仍覺得寶貴。另外,不靠譜地說一句:西方文字,單詞長,須空格,很廢紙。最後,是實際操作的問題。即使不考慮後果,全替換成拼音,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舊的書籍文字怎麼辦?扔掉,還是通通進博物館?總而言之,漢字拼音化所帶來的,將是對漢語與漢語文化毀滅性的打擊。萬不可行。最早看到類似提議的時候就很奇怪,怎麼沒有學術泰斗之類出來反駁。後來想可能是提議太荒謬,沒有人放在心上。沒想到時隔多年,知乎上還在討論這個問題……私以為,對語言特性不瞭解的人,處於好意提這樣的建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是學術界…呃……隨想隨寫,思路有些亂,很多概念也沒有區分清楚,請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