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凡的日子平淡的幸福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時候,微信朋友圈全是和她有關的資訊,楊降去世的時候,也是如此……屠所從事是事業原本有多少人關注或知道過?楊先生的文章又有多少人讀過?好像在這種特殊日子如果不轉載一些和她們有關的資訊,就會感覺自己“沒文化”了! 父親節母親節,微信圈裡一個又一個的孝子孝女們展現著自己的感恩之心,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會在這特殊的日子給爸媽打個電話或陪他們一起吃頓飯呢? 這就是傳說之中的從眾心理吧,華人喜歡跟風,所以我們的樓價蹭蹭上漲,我們的股市能短時間到六千,然後再回到……

  • 2 # 福字一點一橫一豎

    這是種典型的從眾心裡。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跟風就是一大因素,很多人喜歡跟風,不需要話費腦力去思考對與錯,只是感覺這件事有好處,所以就去跟著做。作為我們自己我們需要獨立去思考所發生的事的原委與事件的性質即對與錯。用心去思考問題,這樣我們就能避免跟風盛行的現象發生。

  • 3 # 梁六一

    ●羅德·邦德和彼得·斯密斯對17個國家的133個研究進行了分析,發現文化價值對從眾存在一定影響。

    與更強調個人主義的國家相比,更強調集體主義的國家的人們更容易從眾。

    而中國文化信仰"中庸之道",強調集體主義價值觀,相較於西方文化,從眾心理確實會明顯些。

    在中國,這種行為不僅時時有,而且處處有——常突然而起,又轟然而散,且迴圈往復。

    集體主義加重我們的從眾心理,從而使得"跟風現象"愈演愈烈。

    我們常聽到一個詞,"報團取暖"。

    在寒冷的季節,人們互相抱著以汲取對方身上的溫暖,驅散周圍的寒冷。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這樣的孤獨感,迫使我們從群體中尋找歸屬感,用"抱團"的方式溫暖自己,這種行為呈現出來的就是跟風。

    在這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任何事都可能被噴。

    他們不確定自己說的是否正確,或者說他們沒有底氣證明自己的話,只是大家發,他們也發,反正有一群人陪著自己一起,底氣會足一點,自信心也會強一點。

    說到底,還是因為缺乏自信心,產生從眾心理, "被"人牽著鼻子走

    很多時候,當人不能確定自己的思想行為的正確性,就會轉向群體尋找依據,用來支援或修正自己的思想行為;或是能夠肯定自己思想行為的正確性,但是怕出錯,所以跟著大眾選擇。即使最後出現問題,也可以"甩鍋"給其他人。

    這種害怕承擔錯誤後果,從集體中尋找"安全感"的從眾心理,使人們選擇了"隨大流"。

    畢竟人多就不會出錯,錯了也不關我事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過年都有什麼app有活動?哪個平臺紅包最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