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霸道l了了
-
2 # 海浪
化武始終是反人類的,全世界應該禁止使用。因為對環境造成汙染和破壞。一戰中,德意志帝國使用了氯氣,對英軍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芥子氣是一種糜爛性有毒氣體,在中國東北日軍就大量用毒氣迫害中國無辜軍民,到現在我們都還深受其害。因為那些毒氣有的還埋藏地下,萬一哪天不小心打開了,會造成多麼大的恐慌和災難!毒氣侵入人體後,首先攻擊人的神經系統,造成呼吸困難,肺部臃腫咳嗽,還伴隨其他併發症。1915年4月 22日18時,德軍用氯氣毒害了5000多法國佬!青傾酸和鹽酸類似。在我們黑龍江等廣大地區,被日寇佔領後,就用過毒氣。還得提下日本的731細菌部隊,那可是臭名昭著啊!
-
3 # 雛菊西瓜Peterpan
開頭說個題外話當時身為巴利伐亞步兵班長的希特勒就沾染了芥子氣導致眼睛暫時失明。
一戰主要使用了氯氣、光氣、雙光氣、氯化苦、氫氰酸、芥子氣、溴乙酸乙酯等。
其中光氣、雙光氣、氯氣、氫氰酸屬於窒息性毒氣(窒息性毒劑是損害呼吸器官,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氣的而造成窒息的一類毒劑。);氫氰酸屬於全身中毒性毒劑(全身中毒性毒劑是一類破壞人體組織細胞氧化功能,引起急性組織細胞缺氧);芥子氣屬於糜爛性毒劑;溴乙酸乙酯屬於刺激性毒劑(催淚彈);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首次大規模將化學武器投入實戰中。在一戰中,各國家研發使用了3000多種化學武器,總使用量120萬噸,共造成130萬人傷亡,佔戰爭總傷亡人數的4.6%。其中88.9%是因芥子氣中毒。
法國首先在1914年8月向德軍使用化學武器,為一種含溴乙酸乙酯的手榴彈,現在我們通常將這種東西叫催淚彈,不過溴含量不高所以作用並不大,之後換了更換為氯丙酮。其實一開始各國家處於對《海牙條約》顧忌都沒敢使用太厲害的化學武器。1915年1月31日凡爾登戰役中,德國大規模使用液態甲苄基溴(催淚武器),向俄軍陣地發射了1.8萬發炮彈,但是因為太冷,液態甲苄基溴凍住了,沒有擴散,就算白用了。
但是1915年4月22日,德軍開始大規模使用致命性毒氣,第二次伊普爾戰役德國對法國和阿爾及利亞軍大量使用氯氣,一次性投放180噸,有下面著一段記載:
高達30英尺的黃綠色氣體在東風的吹拂下緩緩向前推進。這種致命的氣體灼傷了協約國士兵的眼睛和肺,讓他們嘔吐並在痛苦中倒地。數以百計的人在口吐鮮血和綠色泡沫後死去。士兵們的銀質徽章和皮帶扣也變成黑綠色。”協約國立刻譴責德軍踐踏《海牙條約》,德國則狡辯說條約禁止的是化學彈頭,沒有限制氣體發射裝置。到1916年,各國已經開始無視《海牙條約》,大規模互相使用毒氣了。
芥子氣,化學名稱二氯二乙硫醚,接觸到任何狀態(固液氣)的芥子氣均可對面板、眼睛、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損傷,大劑量可全身吸收,無特效藥。而且自發明到現在一百多年一直在使用。
最後說一下,當時身為巴伐利亞步兵班長的希特勒作為參戰士兵曾被英軍的芥子氣炮彈毒傷,眼睛暫時失明。
回覆列表
第一次世界大戰首次出現了化學武器,當時英德法等國一共釋放了超過十萬噸的毒物。
化學武器簡稱化武,只在化學戰時利用有毒性的化學物質作為武器,該武器與核武器及生物武器同屬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戰中使用了的毒劑有氯氣,光氣,氯化苦,二笨氯呻,芥子氣等,傷亡人數130萬,有計程車兵因忍受不了毒氣攻擊而開槍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