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位年老的橘子

    二戰。法國主要依賴太過自信的防線!!

    把大門堵了以為側門的幾棵樹能擋住德國!

    再有就是英法聯軍在武器裝備和軍隊人員上比德國要強大太過自信以及沒有民族危機感。

  • 2 # 和風漫談

    法國在一戰時英勇頑強,凡爾登戰役打的驚天動地,但二戰時稍做抵抗便迅速投降,前後表現判若兩人,確實讓人莫名其妙。主要原因是:

    1、法國軍事思想落後

    二戰與一戰間隔20年,但作戰方式改變巨大,由塹壕戰、陣地戰轉為運動戰、機械化作戰。

    德國名將古德里安、曼斯坦因等早已完成“閃電戰”的理論發展,而法軍的軍事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未重視坦克引發的戰術變革,對德軍閃擊波蘭的戰術視而不見。

    2、法國、英國的綏靖政策

    面對德國的崛起,法國感到威脅,於是從20年代起耗費巨資修建了馬其諾防線。

    但政治上,法國追隨英國的綏靖政策,妄圖將德國法西斯禍水引向蘇聯,結果沒想到蘇德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

    英法坐視德國壯大,主張對德以防禦為主,並極力避戰,遲遲不做迎戰準備,到頭來還是害了自己。

    3、法國在一戰中損失慘重,戰爭慾望喪失。

    當希特勒吞併奧地利、捷克,法國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總參謀長甘末林在1937年就指出德國很可能進攻法國。

    但一戰中法國損失了整整一代人,戰爭結束時法華人喊的口號是永不再戰。1939年法國經濟總量仍居前列,但人口已是最少的一個,全國上下厭戰情緒嚴重,不願打仗。

    而德國吞併奧地利,捷克和半個波蘭後,人口、面積兩倍於法國,國力軍力都碾壓法國。

    一戰法國陣亡士兵

    4、德軍閃電戰出其不意,英法聯軍佈局錯誤

    德國原本進攻方案是“黃色方案“, 基本上是一戰德軍進攻法國的”施利芬計劃“翻版。後來由於洩密事故,希特勒決定改用”曼斯坦因“作戰方案。

    施利芬計劃

    德軍B集團軍在比利時佯攻,而主力A集團軍群翻過阿登山區,繞過馬其諾防線,直接包圍比利時境內的英法比聯軍。英法聯軍判斷失誤,大量兵力固守比利時,鑽進了德軍的口袋陣。

    此役潰敗後,聯軍傷亡36萬人,190萬人被俘,損失大量武器裝備。法國只剩不到70個師的兵力,面對德國的142個師已經無力反攻了。

    曼斯坦因方案

    5、法國地域很小,缺乏戰略縱深。

    法國鐵路網發達,巴黎又是鐵路網的核心,所以巴黎是法國的死穴。巴黎淪陷後,德軍透過鐵路網能迅速抵達法國任何一個地點,將法國軍隊隨意切割。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本來戰爭慾望就不強的法國一觸即潰,迅速投降。

  • 3 # 重大現場

    二戰時期法國快速戰敗投降,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那時德國的國力明顯要比法國更強,德國可是歐洲第一的經濟大國,包括人口等多項指標上,德國對法國兵力有全面的優,也因此德國在整體實力上要比法國更強,更重要的是德國在上世紀30年代的重新整軍備戰過程中,大大加強了軍事力量上,不僅規模上,更是質量上,尤其是在新的作戰理論方面以及法國要強大的很多,那時德軍具備了快速進行決戰的條件,有兵力,有裝備,有素質。

    法國不僅力量不如德國,法軍只是空有規模,在裝備、訓練等方面大大不如德軍,自身的狀態非常不好,幾乎沒法長期打下去,主要原因就在於一戰的慘痛損失,無論是財產,還是人力的損失讓法國上下對於進行戰爭失去了信心,反戰情緒一直很高,法華人已經怕打仗了,在二戰之前,法軍集中力量修建防線,主因就在想反希望把對手擋在國門之外,而不是與國內進行決戰,所以法國的消極作戰思想都是這為它的敗亡提供了機會。事實上,法國沒等開戰,就畏懼起來了。

    更重要的一點,那時的法國在軍事謀略出現了問題,即沒有意識軍事技戰術的變化,也沒有在戰役戰術上意識到德軍變化,結果整個法軍的作戰計劃完全是德軍的預期來進行,結果讓德華人打了一場教科書式的作戰。其實, 究其根本原因,法華人自身的問題太多了,給了德軍太多的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貪婪與自私都是天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