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偉峰23

    藥店有茵陳,主要功效:1.利溼退黃,能清肝膽、瀉脾胃、消壅滯、調氣機、利水溼,去瘀熱。用於①陽黃:溼熱薰蒸所虧致身目黃色鮮明,腹滿發熱,尿赤便秘,口渴舌紅者,用之利溼退黃,與梔子、大黃合用,若溼熱偏盛而無便結者,茵陳、梔子、黃連合用。②陰黃:寒溼鬱遏所致發黃、色暗、納少、肢體逆冷、脈細遲者,用此除溼退黃,常於附子、乾薑相伍,共奏溫中祛寒,利溼退黃之功。2.燥溼祛風:本品氣香苦降,能發散肌膚邪熱而祛風止癢,內瀉肝膽,燥脾溼以和中養血。用於風溼凝聚肌膚所致癮疹,疥瘡全身瘙癢。與荷葉共末,食後服,治風瘙癮疹,面板腫癢。此外,還有清熱燥溼之功,治溼溫、時疫,與滑石、黃芩、菖蒲、藿香配伍。常用量:6~15克,大劑量可用至60克。使用注意:本品燥溼利水強,非溼熱發黃者當慎用。

  • 2 # 男科王傳航教授

    茵陳是菊科植物濱蒿或茵陳蒿的乾燥地上部分,春季採收者習稱“綿茵陳”,秋季採收的稱為“茵陳蒿”,一般藥店都可以買得到。

    茵陳味苦、辛,性微寒,歸脾、胃、肝、膽經,功效利溼退黃,解毒療瘡,《神農本草經》謂其“主溼寒熱邪氣,熱結黃疸”,《本草從新》稱其為“治黃疸之君藥”,是臨床治療黃疸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1、 治療黃疸

    茵陳味苦能燥溼,性寒可清熱,善能滲洩溼邪而利小便,故而能夠清利脾胃肝膽之溼熱邪氣,使溼邪從小便而出,無論溼熱燻蒸之陽黃還是寒溼鬱滯之陰黃均可配伍使用。關於茵陳入藥的由來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相傳名醫華佗一日採藥歸來,偶遇一位農夫,因見其面目發黃,身體浮腫,十分虛弱,故而上前詢問,一番問症和診脈之後華佗已知其病症已深,回天乏術,勸慰幾句之後便告辭離去。然而半年之後華佗再次來此採藥,驚訝的發現這位農夫非但尚在人世,而且神采奕奕,不見病容,急忙詢問由來,才知二人分離之後正值山上茵陳生長茂盛,農夫以之充飢,卻發覺身體慢慢好轉,連面板眼睛也不黃了。華佗連忙採來茵陳試藥,卻不見效果,經過大約三年的研究和嘗試華佗終於發現茵陳具有很強的季節性,故而有了“三月茵陳四月蒿,傳於後世切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五月六月當柴燒”的民謠。茵陳治療溼熱黃疸熱重於溼者,多配伍黃柏、梔子、大黃等藥加強清熱利溼之力,代表方為茵陳蒿湯;治療黃疸溼重於熱者,多配伍茯苓、豬苓等利溼之品,代表方為茵陳五苓散;若用治寒溼所致之陰黃,則多與附子、乾薑同用,如茵陳四逆湯。

    2、 溼瘡瘙癢

    茵陳還有解毒療瘡之效,《醫學入門》記載其可“消遍身瘡疥”,治療風疹瘙癢,溼熱生瘡均有療效,臨床多配伍苦參、黃柏、地膚子等同用,也可單味煎湯外洗。茵陳煎湯內服或漱口治療口腔潰瘍也有良效。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茵陳具有顯著的利膽、保肝、解熱作用,同時還可抗腫瘤、抗病毒,且有較好的降血壓、降血脂作用,單味代茶飲可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

    中醫治病有個“異病同治”的原則,即不同的疾病,只要辨證相同,可以使用相同的治法、方藥。對於男科疾病來講,例如陽痿,辨證為溼熱邪盛者,可以使用茵陳五苓散等方劑治療。

    文:嶽增寶/王傳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華晨宇在《歌手巔峰會》上的表現?